第126章 濒临绝境的孔家(2 / 3)
老周知晓的冰山一角。
“他想逼死孔家。”
徐大凤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但他忘了一件事——孔家是你一手扶持壮大的,你对孔家的一切了如指掌。
侯宽以为孔家好欺负,却不知你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她向前倾身,目光如炬:“刘大哥,老周用命换来的这些证据,就是咱们反击的利器。
侯宽私吞财物,想把孔家逼上绝路,可他不知道你手里或许还握着能制住他的王牌。
如今有了这些,咱们更要好好谋划,让侯宽的恶行大白于天下。”
刘汉山抬起头,第一次认真打量眼前这个女人。
曾经温婉的少奶奶眼中燃烧着他从未见过的怒火,那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觉醒。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他苦涩地问道,“我如今连孔家的门都进不去,那些旧部,死的死,散的散,叛的叛……”
“王铁匠没有出卖我们。”
徐大凤赶忙说道,“他被分到农机站打铁,天天遭受批斗,却从未说过孔家一句坏话。
还有粮行的老伙计们,他们如今在码头扛包,每日都吃不饱……”
刘汉山的眼中渐渐有了光亮。
是啊,那些被侯宽踩在脚下的,又何止是孔家?
“最关键的是这个。”
徐大凤从髻中取出一枚小小的铜钥匙,“这是祠堂地窖的钥匙,侯宽翻遍了整个大院都未能找到。
老太爷临终前交给我的,说里面有能够挽救孔家的东西。”
刘汉山接过钥匙,只觉那钥匙仿佛有千斤之重。
孔家祠堂的地窖乃是老太爷亲手设计,据说连老鼠都难以寻得入口。
“侯宽明日要去县里开会。”
徐大凤凑上前来,呼吸急促,“这可是唯一的机会。”
夜色如墨般浓重,刘汉山已在祠堂后的老榆树上蹲了两个时辰。
月光之下,曾经庄严肃穆的孔家祠堂如今破败不堪,门上的朱漆已然剥落,匾额也歪斜着,恰似一张被打烂的脸。
巡逻的民兵刚刚经过,脚步声渐渐远去。
刘汉山如同一只老猫,悄无声息地滑下树干,贴着墙根摸到了祠堂侧面。
那里有一块看似寻常的青砖,他依照徐大凤所说,用力按下砖块的上端。
“咔嗒”
一声轻响传来,砖块向内陷了进去。
刘汉山心跳如鼓,小心翼翼地抽出周围的砖块,一个黑洞洞的入口露了出来——刚好能容一人爬行。
地窖内阴冷潮湿,弥漫着一股陈年的尘土味。
刘汉山点燃随身携带的蜡烛,昏黄的光线下,可见几个箱笼整齐地摆放着。
最里面的小箱子上着铜锁,正是徐大凤那把钥匙对应的箱子。
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叠地契和十几封书信。
刘汉山借着烛光仔细查看,手又开始颤抖起来——这些竟是侯宽当年为巴结孔家所写的效忠信,字里行间极尽谄媚之能事。
其中一封信赫然写着:“……愿为孔家门下走狗,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好一个‘革命干部’侯队长!”
刘汉山冷笑一声,小心地将几封最为关键的信塞进怀中。
正准备离开时,他的余光瞥见墙角还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铁盒。
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侯宽站在孔老太爷身后,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与侯君结为兄弟,望日后相互扶持。
民国三十五年秋。”
刘汉山吹灭蜡烛,爬出地窖时,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刚把最后一块砖复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厉喝:“谁在那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