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变味的土地改革(2 / 4)

加入书签

标。

侯宽这句话,真有可能把她绑起来,可不是在开玩笑。

侯宽的土改政策,表面上看似只是一道普通的行政命令,实则蕴含着极其深邃的政治智慧与复杂的战略考量。

这项政策就像一座精心设计的建筑,从外观上看朴实无华,但内部结构却暗藏玄机,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

它犹如平静的湖面下涌动的暗流,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蕴含着改变格局的巨大力量。

这项政策最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巧妙地平衡了地主、农民和政府三方的利益关系,更通过细致入微的制度设计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真心拥护。

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农民心中被压抑已久的积极性,将原本沉闷乏味、进展缓慢的土地改革工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样一项牵一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没有深厚的政治智慧、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人的胆识魄力,是绝对难以驾驭的。

土地,自远古以来便是农民的命根子,是融入血脉中的生计与尊严。

千百年来,历经多少王朝更迭、风云变幻,追根溯源都绕不开“土地”

二字。

它是财富的基石,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无数躬身于黄土之间的农民一生的寄托。

而如今,这片沉默的土地,终于要迎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

侯宽伫立在高台上,俯瞰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那一双双粗糙的手掌、一张张黝黑的脸庞、一个个期盼的眼神,让他内心一阵滚烫。

他太了解这些农民了,他们祖祖辈辈在孔家的田地里辛勤耕耘,却始终只是佃户,永远无法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

而现在,他要亲手打破这一枷锁。

“乡亲们!”

他的声音雄浑而笃定,在空旷的晒谷场上久久回荡,“从今日起,凡是你们用心耕种的土地,只要始终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劳作,那么这块地——就理应归你们所有!”

台下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爆出排山倒海的欢呼。

有人激动得猛拍大腿,有人激动地擦拭眼泪,更有年迈的老农颤巍巍地跪下,朝着侯宽重重磕头。

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然太久太久。

侯宽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说道:“孔家的地契,从今日起一律作废!

但咱们行事,得讲规矩、有章法。”

他目光如炬,语气沉稳,“我给大家十五天的时间,凡是目前正在耕种的土地,都可以前往孔家宅院登记,领取新地契!

白纸黑字,还有官府盖章,谁也别想抵赖!”

侯宽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在十里八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那些祖祖辈辈给孔家做佃户的农民们,听闻“谁种地,地归谁”

的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李头蹲在自家茅草屋前,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着刚领到的地契,浑浊的泪水滴落在泛黄的纸张上——他们老李家给孔家当了整整三辈子的佃户啊!

领取地契的过程十分有趣。

精明的农民们深谙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揣着祖传的银镯子,有的捧着积攒多年的银元,甚至有人把给闺女准备的嫁妆都拿了出来。

侯宽在登记处笑容满面,一边婉拒乡亲们的好意,一边将盖着大红印章的地契郑重地交到他们手中。

这些老实憨厚的庄稼汉哪里知道,他们送出去的每一件饰,都将成为日后划分阶级成分的重要依据。

而村里的那些“光棍汉”

们则显得格外得意。

王二狗翘着二郎腿,对来送地契的村干部摆摆手说:“急什么?反正地跑不了!”

他心里盘算得很精明:不送礼就能白白得到几十亩地,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