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中年的东山再起(2 / 4)
”
他系紧包袱,语气坚定如铁,“汉山是愚钝草民,实在配不上吴府这般器重。”
说罢,他侧身绕过呆若木鸡的家丁,大步流星地朝着县城方向走去。
刘曹氏听说刘汉山拒绝了吴家盛请,很生气:“刘汉山,人家给你个台阶就下来,给你个饭碗就接住,你干啥拽的二五八万似的,离开你人家都不活了。”
刘汉山笑笑,没说话。
信使前脚刚走,后脚又来了几个大户人家的说客,都是冲着刘汉山在商界的名声来的。
到了第四日的清晨,刚从南京回到兰封县,向来深居简出、极少抛头露面的解家大小姐解蕊凝,竟亲自乘坐着绣有解府家徽的朱红色轿辇,来到了刘汉山居住的小院。
这位平日里连闺阁门槛都难得踏出一步的千金小姐,此次竟全然不顾街坊四邻的闲言碎语,执意要亲自登门拜访。
“刘大哥,”
解蕊凝莲步轻移,伸出纤纤玉手撩开轿帘,那声音宛如三月里最娇柔的柳枝轻拂水面,“家父特意嘱咐,只要您肯屈尊到解府任职,所有待遇不仅会参照孔家的规格,更愿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三成酬金。”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份烫金帖子,“这是家父亲笔书写的聘书,还请刘大哥过目。”
刘汉山依旧蹲在那布满斑驳痕迹的门槛上,嘴里叼着那杆磨得亮的铜烟锅,青白色的烟雾在他面前袅袅缭绕。
听完这番话,他只是缓缓摇了摇头,将烟锅在鞋底上轻轻磕了磕,说道:“解小姐的好意刘某心领了。
烦请转告解老爷,在下目前确实没有出山做管家的打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解蕊凝听闻此言,那双如秋水般澄澈的眸子顿时泛起了涟漪。
她紧紧咬着樱唇,纤长的睫毛不住地颤动,晶莹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刘大哥如此推辞,莫非是觉得我们解家门第低微,配不上您这样的能人?”
说话间,一滴清泪已顺着她白皙的脸颊悄然滑落。
刘汉山的母亲刘曹氏看不下去了,一把拉住解蕊凝的手安慰道:“解姑娘别往心里去,这人就是头犟驴!”
转头又骂刘汉山,“你这心肠是铁打的不成?人家解姑娘亲自来请你,你连个好脸色都不给!”
刘汉山被骂得直皱眉,却依旧不肯松口。
等解蕊凝哭哭啼啼地走了之后,他才向母亲解释道:“不是我不识抬举。
我要是去了吴家、解家,迟早会和孔家对着干。
到时候新东家、老东家,我帮谁都落不下好。”
他磕了磕烟袋锅,语重心长地说:“名誉可是大事,一旦丢了,就算是一百头牛也拉不回来。”
刘汉山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他若当了管家,一定会重新操持布匹、大盐或油料生意,那些老客户肯定会抛弃孔家跟着他走。
孔家商铺没了这些客源,很快就会垮掉。
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老东家一辈子的心血就这么毁在自己手里。
“那咱们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刘曹氏急得直跺脚,“这一大家子人还等着吃饭呢!”
刘汉山眯起眼睛望向远方,说道:“天无绝人之路。”
他决定另起炉灶,干点与孔家不相干的营生。
很快,他重操旧业,在红庙集上当起了行伍。
刘汉山的名声早已传遍四里八乡,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虽然嘴上不说,但都敬重他的为人。
第一天,刘汉山站在红庙集上,那身姿就像一面飘扬的旗帜。
老实本分的商贩们不由得挺直了腰杆,而那些平日里惯于偷奸耍滑的人则缩头缩脑,再也不敢缺斤短两。
谁都清楚,要是被拉到刘汉山面前评理还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