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93章 )复制四级巅峰造物与攻克痛觉难题(6 / 7)

加入书签

人体组织修复、星际航行生物防护等后续跨领域技术的安全研发,提供了可推广复制的科学范式。

15.3 精神唤醒难题与多维度实验探索

只是痛觉损伤的物理危害虽已消除,新的难题却又摆在林轩面前:如何唤醒受困者?唤醒后如何帮受困者驱散解离过程中留下的心理阴影,让他们从紧绷的应激状态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精神认知?

这两道关乎“内心”的关卡,成了化解强力解绑雾危机、彻底拯救精神冻结者的最后两道坎,也是比技术突破更难跨越的障碍。

林轩将最后一份痛觉抵消等实验参数归档后,科研舱内的机械臂仍在自动整理实验样本,他却已转身走向另一侧的精神唤醒实验区。

那里存放着从精神冻结者身上提取的神经突触样本,以及刚搭建好的“意识信号模拟平台”。

“肉体的痛觉问题解决了,可这精神的‘冻’该怎么解?”他指尖轻点控制台,屏幕上立刻弹出伊芙等人的脑电监测图谱,γ波段的空白像一片死寂的荒原,“四大基本力能拆物质、能重组结构,能不能用类似的逻辑‘撬动’意识?”

量子态意识流不自觉地在指尖流转,林轩盯着自己的幻形体,突然灵光一闪:“我的意识流能在解离中始终保持完整,靠的是量子态的稳定性,那能不能用超力场模拟这种稳定性,给患者的意识搭个‘临时支架’?”

他立刻对着Rob1号下达指令:“启动第一组实验,用0.05hz超力场脉冲刺激神经突触样本,同步监测信号传导效率。”

机械臂迅速将样本固定在观测台,淡蓝色的超力场如细雾般包裹住样本。

林轩俯身盯着显微镜,看着突触末梢在脉冲刺激下微微颤动,却始终没出现预期的信号传递迹象。

“不行,光有稳定不够。”他皱着眉自语,手指在参数面板上滑动,“日焓靠能量共振唤醒协作意识,智慧生物的意识唤醒,或许得加上‘情感锚点’的信号。”

话音刚落,他调出华夏文明数据库,筛选出伊芙曾参与的棱晶共振仪调试录音,那里面有她和林轩讨论参数时的轻声对话,还有设备成功启动时她的笑声。

“Rob1号,将录音转化为神经信号频段,叠加到超力场脉冲里,启动第二组实验。”

当带着熟悉声纹的超力场脉冲再次作用于样本时,显微镜下的突触终于有了反应:原本僵直的信号通路,竟有微弱的电流开始流动。林轩眼前一亮,刚要追问数据,Rob1号的电子音却先响起:“实验数据报告:神经突触信号传导效率仅提升12%,γ波段仍未激活。分析原因:单一情感信号频段能量不足,无法突破意识抑制屏障。”

林轩抬手按了按眉心,量子态意识流在实验台上方盘旋,像是在感知样本的细微变化:“是了,我的意识流能稳定,还靠了熵晶石的隐性能量支撑。受困者的意识没有‘定心丸’,光靠外部信号肯定不够。”

他转身走向舰用能源控制台,调出舰载主能源的分支供给权限:“第三组实验,将舰载能量设备的输出频段校准后接入超力场,形成‘稳定支架+情感锚点+能量支撑’的三重刺激,试试能不能撞开意识的‘冻土层’。”

能源接口与实验装置对接的瞬间,超力场的颜色从淡蓝转为银白。林轩紧盯着监测屏,看着突触信号的波动幅度逐渐增大,心里忍不住嘀咕:“要是能成功,下一步就能给休眠舱里的伊芙他们接入舰载能量分支的微型供能模块……只是,这能量输出的稳定性会不会对意识造成额外负担?”

没等他细想,Rob1号的提示音再次传来:“信号传导效率提升至38%,γ波段出现微弱波动,但持续时间不足0.5秒,仍未达到意识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