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三天1000万!CEO候选人!老马:非得挑这个节骨眼?(4 / 6)

加入书签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超市,全品类覆盖,走精简路线,以形象店为主……”

    侯毅的思路是,优先推出轻资产、低风险且能快速验证的社区生鲜便利店;其次是会员制精选超市;最后才是重资产、高投资、回本周期漫长的大型综合超市。

    这三种超市类型,既可以两者结合,也可以三者融合,一并推向市场。

    但得注意比例、坪效等关键因素。

    “关于超市生鲜高损耗的问题,我想听听侯先生的看法。”

    陈延森放下文件,看着侯毅询问道。

    “在可的便利店时,我曾经做过类似的优化动作,采用‘数据驱动订货’的方式将损耗降到了12%,行业平均水平是20%,具体依靠三点:

    第一,动态定价,下午4点后,叶菜自动7折;晚上8点后,熟食区5折清仓,通过后台实时调价;

    第二,商品流转周期模式,利用门店的销售数据,进行需求预测,从源头降低损耗;

    第三,设立降耗奖金机制,损耗率低于15%的门店,所有员工享受额外的分红奖励。”

    侯毅不假思索,侃侃而谈道。

    他在社区便利店行业深耕了整整十年,经验相当丰富。

    单说控制损耗这一件事,他就能从供应链、员工管理、数据协同等多个角度,滔滔不绝地讲上几个小时。

    “给你一家5000平米的门店,位置在软件园附近,周围有20个成熟社区,居住着7万人,该如何把坪效提升到3万元以上。”

    陈延森接着问道。

    3万?

    侯毅迟疑了十几秒,反复咀嚼陈延森的问题。

    要知道,在国内商超行业,单坪效做到3万元以上本就很难,更何况是一家5000平米的大型超市。

    几十平米的便利店或许能做到,但对大型超市来说就难多了。

    目前大润发的坪效是1.5万元,永辉1.8万元,沃尔玛1.3万元,而陈延森的要求是这一水平的两倍。

    除非能复刻山姆的业绩水平。

    “5000平米的门店,坪效提升的关键是“让每平米的空间都产生精准价值”,7万人的住宅聚集地,意味着每个人要消费2000元。

    我的想法是分三步走:第一,动态调整品类占比,比如测算显示生鲜区坪效是日用品区的2.3倍,就可以把蔬果柜台从300平米扩到350平米,同时引入现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