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三天1000万!CEO候选人!老马:非得挑这个节骨眼?(3 / 6)

加入书签

折腾到三十五岁,最后进了光明旗下的“可的便利店”项目,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一干就是十年,积攒了丰厚的业内人脉和资源。

    四年前跳槽去了亰东,担任首席物流规划师,一手主导了亚洲一号的物流中心建设。

    从他略显富态的体型上就不难看出,侯毅在职场里摸爬滚打三十年,绝对没白混。

    他穿着白衬衫、红领带、宝蓝色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头顶上一半都是白头发,留着短寸发型。

    陈延森接过方案,随手翻看起来。

    尽管在十几年后,外界对侯毅的评价并不高。

    原因也很简单,盒马在他的带领下,9年内尝试过12种业态模式,基本把市场上的超市模式都抄了一遍,结果却迟迟无法盈利。

    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

    侯毅没能成功,自然就被划入了‘垃圾堆’里。

    但陈延森不这么看,盒马背后的实控人是阿里,是马立云,战略定位若出了错,可不能让侯毅一个人背锅。

    而成本失控、供应链存在短板等问题,也有可能是阿里管理层屡次更改发展路线造成的。

    当然,陈延森压根不关心这些真实情况,他只在意2013年的侯毅,在采购和成本控制方面能否达到他的用人要求。

    至于对方的实力如何,他会自己判断。

    “轻资产模式:社区生鲜便利店

    门店模型:面积80-120㎡,覆盖500米半径社区,主打生鲜、预制菜、日用品;

    供应链:与本地农场直签,采用“夜间配送、晨间上架”模式,把损耗率降至5%以下;复用云速快递的仓配体系、快跑买菜的供应链,降低冷链和采销成本……”

    陈延森瞥了一眼,这应该是侯毅套用可的便利店的运作模式,聚焦社区高频消费场景,规避大卖场重资产风险。

    很明显,侯毅是个极为谨慎的人,他对坪效数据十分敏感,也清楚该怎么赚钱。

    趁着陈延森看资料的空隙,侯毅也在打量陈延森。

    在电商三巨头中,陈延森年龄最小,身家与国内影响力却最为雄厚。

    若论财富、业务生态,或是对移动终端的掌控力,他都是三人中最强的。

    跟着这种老板混,才有机会站在行业的金字塔尖上。

    陈延森继续往下看。

    “会员制精选超市,对标Costco,定位中高端群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