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以退为进,祸水东引!(4 / 6)
bsp; 左右官员见状,识趣地稍稍拉开了距离。
李善长目不斜视,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惟庸,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胡惟庸脸上早已收起了在殿内的震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量。
他微微侧头,声音同样低沉而清晰:“恩师,学生以为,国债之策,确是解决钱粮的绝妙良方,学生亦佩服不已。”
“然则……迁都之事,恐怕其意并非仅仅在于‘天子守国门’这般简单。”
“学生斗胆妄测,陛下更深层的用意,怕是欲借此迁都之举,行那釜底抽薪之策,将淮西勋贵们逐渐剥离权力中枢,使其远离故土根基,最终…架空其权!”
李善长脚步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寒芒。
随即恢复如常,轻轻颔首,并未直接回应,反而意味深长地反问了一句:
“你看得很透。”
“那你觉得,如今之计,我等…该当如何?”
胡惟庸闻言,心中一紧!
这是恩师在试探他的立场和智慧了。
他略一沉吟,谨慎地低声道:“恩师,陛下此举虽是阳谋,但势不可挡。”
“强行劝阻,恐招圣怒。”
“依学生浅见,是否可暗中……”
他后面的话没说。
但意思很明显。
是否可以在拟定章程时做些手脚,让其推行困难,或是在淮西勋贵中煽动情绪?
然而,李善长却突然轻笑一声,打断了他,声音恢复了往常的淡然。
甚至带着一丝令人捉摸不透的轻松。
“如何做?”
“陛下不是已经明旨交代了吗?”
“让我中书省会同刘伯温等人,好好完善这国债与迁都的章程便是。”
“我等身为臣子,自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
“至于其他…呵呵,那可就不是咱们中书省该管,也能管得了的了。”
说完,他竟不再多看胡惟庸一眼,仿佛真的只是一心奉旨办事般,朗声笑了笑,加快步伐,朝着中书省值房大步走去。
胡惟庸猛地愣在原地,怔怔地看着李善长远去的背影。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