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解决心腹之患(第二更)(3 / 8)

加入书签

人提议,漕运由官运改为商运,如此不仅节省了官方的运输成本,而且减少了官方运作的低效率及腐败问题。

    不过当时反对者认为,实行官般官卖制度的主要理由,就是害怕民船漕运,没有监管后导致贩卖私盐更为严重。

    到了章越元丰主政,索性全部放开盐禁,彻底商搬商运。这也是搬了不少蔡京在徽宗时的改革。至于漕政,朝廷则以向民间买仆的办法,代替原先朝廷发运司的职能。

    而吕公著借此指责,正是章越的商搬商运导致了,朝廷不得不将漕运以买扑的方式甩给民间,使眼下十万舟夫失去控制,让食菜事魔之人渗透入舟夫。

    而且漕船不仅有盐利,回空之利,还有朝廷买扑之费。有暴利的地方,难免就是鱼龙混杂,什么势力都往里面插一手。

    民间组织的大量船夫参与贩卖,人口聚集之下,有宗教诞生这也是难免之事。

    东南一带活跃的明教于是大量渗透其中。

    这些人本就受到官府的警惕,并多次在地方生事。

    但此事令章越生出似曾相识之感。他不由想到明末清初的青帮。

    青帮最早不也是出自于罗教。

    吕公著与天子言语间,似要对此痛下整治。

    天子向章越问道:“依章卿之见如何处置?”

    章越道:“陛下,攘外必先安内。漕运中船夫多为食菜事魔之事,臣以为若不谨慎处置,日后迟早会生出大患来。”

    “但处置不宜以雷霆手段,而是以怀柔之术。”

    “卿当何计?”

    “招安!”章越言道。

    招安是一个后世坏透了词。看水浒传时,最咬牙切齿的一个事就是宋江怎地就降了朝廷呢?

    后人总要告诉你一句话朝廷不可信啊。

    吕公著听章越之言,微一沉思,章越莫非打的是这主意。

    “司空的意思,是先招安,再一网打尽?”吕公著摇头道:“若一般贼寇这般倒无不可,但这些食菜事魔之人,岂能为之?”

    章越沉吟,古往今来帮派势力,豪强结社很少能见容于朝廷,所以很多匪寇想寻个好出路不得。

    似西门大官人那般贿赂几个朝廷官员,甚至直接攀上当朝宰相蔡京的门路,就可以在地方横行一方,一手遮天呢?

    或者似电影里多做善事,摆出慈善家的模样,然后笼络地方基层官员,收买人心,便可以洗白?

    这些都管用,但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