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3724章既破我斧,又缺我斨(4 / 7)

加入书签

是撑起一切繁华与秩序的最终力量。

    父亲严惩投机者,清查蠹虫,维护法度,并非仅仅为了权力稳固,更是为了守护这万千黎庶赖以生存的『基石』。失去民心的基石,再高的权位,也不过是废墟上的危楼,就像是再华丽的未央宫,也挡不住一场战火。

    前方的战火未熄,后方的根基仍需夯实。

    他需要做的,是继续父亲留下的路,抚平战火的创伤,抑制粮价的波动,约束士族的躁动,警惕豪商的投机,让这关中之地的民心,真正安定下来,成为父亲最坚实的后盾,而非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负累。

    至于那座残破的未央宫……

    斐蓁最后看了一眼那片悲壮的废墟,眼神沉静而坚定。

    它矗立在那里,警示着权力膨胀的终点,也标记着未来道路的起点……

    一条不同于任何前朝,真正扎根于这片土地与黎庶的新路。

    而这条路,需要更坚实的基石,而非急于堆砌华丽的冠冕。

    他转身,走下高台,身影没入大将军府肃穆的回廊之中,去处理那些堆积如山,关乎后方安定的事务。

    前方的雷霆属于父亲,后方的基石,需要他来守护。

    这基石,不在九锡冠冕之上,而在脚下这坚实的大地,在万千黎庶的锅灶与田垄之间。

    ……

    ……

    骠骑军新夺下的土垒区域已被迅速改造为前进的基地。

    斐潜没有去曹军原本军校居住的那些土屋木棚,一方面是在曹军撤退的时候,很多临时木棚屋子都被焚烧了。即便是没有焚烧的,也有被轰塌的,所以斐潜干脆让人在在土垒被炮火轰塌的残垣断壁间,临时搭建起一座军帐来用。

    在军帐的一角,是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的巩县沙盘。

    这几天,通过斥候,以及斐潜等人的观察和记录,将巩县城墙以及城内的箭楼,瓮城,乃至城内推测的粮仓,兵营,府衙等重要节点,都一一的标注其上,建立模型。

    现如今斐潜在庞统张辽面前所展示出来的战术方法,其实也不算是斐潜当下才创造出来的,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当中,就曾经多次的使用过这种部队之间的配合,以及精妙的兵种战术节奏变换。

    在秦朝强大的时候,因为军爵的制度化,以及对于训练,工具,兵刃等的标准化,以至于几乎所有的秦国将领,都不需要考虑什么细节上的差异问题,只要是弓箭手,就必定是使用统一的弓箭,在攻击幅度攻击距离上都是一致的……

    原本秦朝的这一套模式,是非常犀利的,可惜就是汉代的时候,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和大臣给玩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