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少年包青天15(2 / 4)
辽。他迟迟未走,说到底还是舍不得小艾。”
他顿了顿,又想起一事,“小艾被高丽太子掳回房间那晚,他其实就藏在房梁上。
看着小艾受辱,他心里比谁都痛,竟在横梁上抓出了深深的指痕,连自己的帽绳掉下去都浑然不觉,那是他唯一一次乱了心神。”
“可他终究还是选了家国。”
包拯的声音沉了沉,却带着敬意,“在个人情长与国家利益之间,他做了最艰难的选择。即便立场相悖,他也算得上是个值得尊敬的好汉。”
一旁的楚楚红了眼眶,轻声叹道:“最可怜的还是小艾,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倾心相待的人,其实也深爱着自己。”
“不,小艾临死前是幸福的。”包拯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她是为自己心爱之人牺牲的,这份心意从未错付。”
祭奠刚毕,八贤王派来的人便找到了包拯,将他召至府中。
厅内,八贤王面带喜色:“包拯,高丽已正式递交和书。此次若不是你查明真相,化解了两国嫌隙,不知要有多少百姓遭战火涂炭。你立了大功。”
包拯却没有半分喜悦,眉头反而皱得更紧:“王爷,高丽的事虽了,可那三个流氓到底是谁杀的?此事始终是个疑点。”
八贤王闻言,拍了拍他的肩:“包拯,事已至此,大局已定。有些事,未必需要追根究底,让它长埋地下,或许才是最好的结局。”
另一边,城郊的密林处,庞太师负手立于树下,封一寒则垂手侍立一旁,气息隐匿如影。
包拯百思不得其解的“流氓之死”,也在此刻揭开谜底——封一寒沉声开口:
“那三个流氓见过耶律良材的行踪,是属下替他灭的口,免得节外生枝坏了他的计划,也坏了太师您的安排。”
原来,沈良在宋境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封一寒的监视之下,只是他自己从未察觉。
庞太师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目光望向北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野心:
“你替我给辽主传个口信,告诉他,耐心等着。一旦时机成熟,我自会与他联络。这大宋的江山,迟早会落在我们手里。
这次是包拯从中作??,下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包拯,我要让你加倍偿还。”
风声掠过密林,将这野心勃勃的低语吹散在晨雾中,无人知晓,一场更大的阴谋,已在暗处悄然酝酿。
案件了结后,楚楚跟着包拯与包母回了家。看着包家母子拌嘴时眼底藏不住的笑意,她忽然红了眼眶。
与包拯说起了自己的身世:“我娘走了很多年,这些年一直跟爹在山里隐居。他对我管得严,我稍做得不好就骂我,我总觉得他根本不疼我……”
“不会的,”包拯立刻打断她,“他疼你,才会管着你。”
楚楚抬眼望他,语气里带着点怅然:“我要是能早点认识你就好了。”
包拯愣了愣,满眼疑惑地看向她。
“之前爹逼我做一件我不愿做的事,我跟他大吵一架就跑出来了。”
楚楚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直到在你家,看你和伯母吵吵闹闹的样子,我才慢慢明白……”
“明白什么?”包拯挠了挠头,“我跟我娘也天天吵啊。”
“可你们吵归吵,感情却好得很,不,是非常非常好。”
楚楚抬眼,“原来吵架里藏着很多亲情,现在想来,我爹其实一直很疼我,只是我以前不懂。”
“这有什么,”包拯拍了下她的肩,笑着安慰,“你回去跟他服个软,说两句好话就好了。我跟我娘每次吵完,不到半个时辰就和好如初!”
见楚楚终于露出点笑意,他又好奇追问,“对了,你爹到底逼你做什么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