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 小长假开始(3 / 5)

加入书签

sp; “这是我母亲。”张晓阳用手语解释,**她在我十岁那年自杀。没人知道原因。直到昨天,我在‘回声墙’的历史数据中发现了这段录音。她曾经上传过一次,但当时系统还未成熟,没人听见。**

    林念蹲下身,仔细聆听。

    录音中的女人说:“我儿子总问我,为什么星星会眨眼。我说,因为它们也在看我们。其实我知道,他在害怕黑暗。可我自己都快撑不住了,怎么给他光明?对不起,晓阳,妈妈累了。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请相信,我不是不要你,我只是……再也听不见自己的心跳了。”

    林念的眼泪无声滑落。

    她忽然明白,为什么张晓阳始终坚持推动“倾听日”的设立。因为他等这一天太久了??等一个世界,能让所有沉默的痛苦都被温柔接住。

    第二天清晨,林念召集“回声墙”核心团队,在纪念馆举行闭门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公开林婉清的真实死因。

    陈默反对:“一旦揭露当年高层下令清除‘L-0’样本的真相,可能引发全球政治地震。有些国家至今仍在使用类似技术。”

    王岩冷笑:“所以我们继续装睡?让凶手坐在高位上谈‘共情治理’?林教授用生命埋下的种子,不该被谎言腐蚀。”

    林念沉默良久,最终说道:“真相不必由我们宣布,但它不能再被掩埋。”她拿出手机,将林婉清的日志扫描件上传至“回声墙”,设置为“自由传播级”,附加一句话:**请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决定要不要转发。**

    二十四小时内,该文档被下载两亿三千万人次,衍生出上千种语言版本、漫画、短片、街头戏剧。一名曾在秘密基地服役的老兵主动自首,供述了当年执行“清除令”的全过程。他说:“我以为我只是在销毁一份失败的实验报告。后来才知道,我杀了一个不愿忘记爱的女人。”

    舆论如海啸般席卷世界。七个国家宣布彻查本国类似项目,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15日定为“共情觉醒日”,纪念那位“没有孩子却成为所有人母亲”的科学家。

    而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小学里,小女孩终于等到了父亲。他瘦了许多,右腿打着石膏,但眼神明亮。两人相拥时,校长悄悄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里面正是那个沙哑的男声:“宝贝,爸爸听见了……我正在回家的路上。”

    原来,那盘磁带是一位中国援非医生寄出的。他在“回声墙”上听到小女孩的录音后,辗转联系上了前线医疗队,找到了重伤昏迷的丈夫,并在他苏醒后的第一夜,录下了那段话。

    “这不只是科技。”校长望着窗外升起的朝阳,喃喃道,“这是人心之间的桥。”

    几个月后,青云学院迎来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毕业生中有一位坐着轮椅的年轻人,名叫周野。他作为学生代表登台发言,没有讲稿,只带了一台录音机。

    “五年前,我是B-015,一个被剥夺姓名、情感和未来的实验体。他们告诉我,我不配拥有眼泪,不配期待温暖,更不配被人深爱。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