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文旅大市场(1 / 6)

加入书签

    徐常意清楚的记得,龙锦超说,六月份西海湖景区游客量激增,是因为他推行了新的政策。

    也就是说,龙锦超是把西海湖景区游客接待量增加归功于自己。

    西海湖景区虽然由西海湖景区管委会统一管理,不在省文旅厅的管辖范围内。

    但是,全省旅游市场是受省文旅厅调节的。

    西海湖作为旅游景点,在游客的数量上自然也是受到省文旅厅政策影响的。

    想明白这一点后,徐常意脸色很是难堪。

    因为在黄克声到来之前,他向省长袁鉴进行工作汇报,......

    夜雨敲窗,青云湖的水汽顺着木屋缝隙渗入,带着泥土与腐叶的气息。苏晚没有开灯,只凭屏幕微光映亮脸庞。她凝视着那行备注??“妈妈,我不疼”??五个字像针一样扎进心口。这不是第一次收到废墟遗物,却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清晰的痛感残留。群鸣系统的神经感知模块显示,这段意识波形呈现出罕见的“低频持续震颤”,仿佛那个孩子还在黑暗中轻轻喘息。

    她将烧焦的作业本扫描录入,碳化纸页上的字迹断续模糊,但通过声纹复原技术,系统竟提取出一段微弱的脑电余波。那声音稚嫩、颤抖,却异常平静:

    >“黑……黑的。但我听到了脚步声。他们说要救我们。我告诉小美别哭,我说不疼。其实……其实有点疼。可我不想让她害怕。”

    苏晚闭上眼,指尖抚过神经接口的金属触点。这不只是记忆回放,而是情感现场的重建。她能“看见”那个狭小的空间:水泥板压住右腿,粉尘在空气中悬浮,旁边有个小女孩缩成一团,而这个男孩用尽力气说话,只为安抚她。

    她调出数据库,比对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所有被掩埋学生的记录。线索指向北川某所中学的初一教室。当年救援队曾报告,在坍塌的教学楼B区发现三具学生遗体,其中一名男孩手中紧握铅笔,身旁有半张写满字的练习册。官方记录称其死于颅脑损伤,未留下遗言。

    但此刻,系统正在生成完整的心理轨迹图谱。令人震惊的是,这名男孩在生命最后四小时里,持续用书写方式记录外界动静:救援犬的吠叫、钢筋切割的声音、甚至某位消防员低声说“还有希望”。他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我妈了。”

    苏晚的手指微微发抖。这不是被动等待死亡,而是一场清醒的告别。更令人心碎的是,他的意识直到最后一刻仍在试图传递信息??不是求救,而是安慰他人。

    她立刻联系四川省地震档案馆,申请调阅当年B区搜救日志。回复很快传来:原始日志已于2010年“数字化整理过程中丢失”,仅存一份简略摘要。

    “又是这样。”她喃喃自语。

    历史总以“技术故障”“资料遗失”为名,抹去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声音。但她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