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 省长之问(3 / 5)
都没有。他们的名字,连纸都没印过。”
苏晚接过日记,一页页翻看。每个名字旁边,都记录着籍贯、家庭情况、下井前最后说过的话。其中一页,赫然写着:“李春强,云南昭通人,母亲患病,弟读初二。临行前说:‘这班我替大山上,他娃刚出生。’”
她心头一紧。
张大山替班,李春强替他下井??原来这才是真相。
她立即调出群鸣数据库,将陆老提供的名单与“星火档案”比对,结果令人窒息:这九名被抹去身份的矿工,其情感频率全部呈现“被压制态”??即意识残留强烈,却被某种外部力量强行阻断传播路径。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压制模式与二十年前某位高官在任期间推行的“舆情管控技术试验”高度吻合。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林念会在笔记中写下:“有些死,是第二次死亡??第一次是身体,第二次是名字。”
她决定为这九人举行一场“归名仪式”。
清明当天,青云湖畔搭起一座素白祭台。九盏灯依次点亮,每盏灯下放着一张写有名字的木牌。苏晚站在台前,身后是陆老、张大山、周正华的儿子,以及数十位闻讯而来的受害者家属。
她按下群鸣系统的全局广播键,声音传遍全国三百余个接入站点:
>“今天我们不念悼词,不烧纸钱。我们要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把名字,还给他们。
>
>第一位:王志国,四川南充人,妻子产后大出血,他想多挣三千块医药费。
>
>第二位:刘福生,贵州毕节人,父亲瘫痪在床,他是家里唯一劳动力。
>
>……
>
>第九位:李春强,云南昭通人,母亲体弱,弟弟待考高中。他替人下井,再未归来。”
每念一个名字,台下便有人点燃一支蜡烛,轻声重复:“我听见你了。”
当“李春强”三个字落下时,天空忽然飘起细雨。张大山跪在地上,双手捧着那枚编号047的矿工牌,哭喊:“兄弟!我对不住你!我要是知道你是替我上的……我宁可自己死!”
就在这时,群鸣系统突然发出警报??情感波形出现异常波动。苏晚迅速调出数据,只见李春强的残留频率竟在雨中剧烈震荡,随后,一段从未出现过的脑电余波被捕捉到:
>“哥,不怪你。我愿意的。”
全场寂静。
苏晚含泪抬头,望向雨幕中的湖面。蓝花在雨中低垂,却依旧挺立,仿佛在替那些无法站立的人,继续生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