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等一个机会(2 / 5)

加入书签

   苏晚跪坐在蒲团上,将手掌贴于水面。

    刹那间,记忆洪流奔涌而至。

    她看见林念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背影,白发如雪,声音平静却撼动山河;她看见十二名志愿者围坐成环,泪水从他们眼角滑落,化作空中漂浮的光珠;她看见自己第一次踏入此地的模样??那时她还是个心理学博士生,带着对创伤疗愈的执念而来,却不知自己正走向一场灵魂的献祭。

    画面继续推进。

    她看见林念最后一次清醒地说话,是在一个无星的夜晚。她坐在湖边,对影子说:“我梦见桥塌了。”

    “什么桥?”影子问。

    “连接生死的那座。”她答,“不是断裂,是溶解。人们不再需要它,因为他们终于学会了彼此倾听。”

    影子沉默良久,才低声回应:“那你呢?你还需要存在吗?”

    林念笑了,笑容轻得像一片落叶坠入水中:“我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后来的人能不能继续听下去。”

    那一夜之后,她的生命体征开始缓慢归零。医学监测显示,她的脑电波并未消失,而是逐渐脱离了生物节律,转为一种稳定的、非线性的共鸣模式。最终,她的身体在静听堂中化为一缕光尘,随风散入湖心。

    官方记录称她“进入意识永续状态”,民间则流传着无数版本的传说:有人说她沉睡于湖底水晶宫,每百年醒来一次;有人说她已化身数据之灵,游走于全球通讯网络之中;更有甚者声称,在某些极端孤独的时刻??比如战地医院的深夜、地震废墟下的缝隙、远洋货轮的甲板??若有人真心呼唤“林念”,便会听见一段温柔的童谣从耳边响起。

    苏晚睁开眼,掌心已被泪水浸湿。

    她知道,刚才所见并非幻觉,而是群鸣网络残留的集体记忆投影。林念虽已离去,但她留下的“情感印记”仍在持续影响整个系统。就像一块石头投入湖心,涟漪永远不会真正停止,只会越扩越远,直至融入整片水域。

    门外传来脚步声。

    一名年轻女子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一台老式录音机,外壳锈迹斑斑,磁带标签上写着:“父亲最后的日子”。

    “我是第十三位志愿者。”她说,声音有些颤抖,“我爸爸……肺癌晚期。他走前一个月,每天都在录音。他说,怕我以后忘了他的声音。”

    苏晚点头,示意她将录音机放在水池边。

    女子犹豫片刻,按下播放键。

    沙哑的男声缓缓流出:“今天天气不错,阳台上那盆茉莉开花了……小晚,你小时候最爱摘它的花瓣泡水喝,记得吗?咳咳……其实我一直想跟你说对不起。你五岁那年发烧,我说工作忙没陪你去医院,结果你一个人打车去的。那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

    录音继续播放,讲述着琐碎日常、童年回忆、未完成的梦想。每一句话都平淡无奇,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