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大夏的条件下(2 / 2)

加入书签

《官吏审查条例》与《反贪腐法令》进行严格审查”

他进一步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对大夏铁腕手段的凛然:“江南之地,凡有贪腐害民、劣迹斑斑之官员胥吏,轻则抄没家产(除基本生活资料及部分核实为合法收入外),贬为庶民”

“重则依律问斩,家眷流放。

各地盘踞之世家豪强,凡有侵占田亩、横行乡里、对抗新法者,亦遭到无情清算,田产充公,恶严惩不贷”

“其手段之果决,波及之广,确实堪称雷霆万钧,毫不留情,江南的世家大族、豪强基本被一网打尽!”

崇祯听着,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他能想象那是怎样一番腥风血雨。

那些江南的官员、士绅,其中不少人与朝中大佬关系盘根错节,如今却……

孙传庭似乎看出了皇帝的震动,补充道:“夏王曾言,此乃大夏立国之基,制度根本,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而改变”

“且大夏与明初情形迥异,他们通过自身培养及选拔,已拥有足够数量的基层官吏,完全无需依赖旧明士绅阶层来维持统治”

“故而,他们有能力,也有决心,对旧的利益集团进行彻底的清洗与重塑,和我大明建国之初截然不同”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他想起了朝堂上那些只会党争、遇事推诿、私下里却拼命捞钱的官员。

想起了各地将领的虚报兵额、克扣军饷,想起了国库的空虚与官员家宅的豪奢……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懑与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咬了咬牙,脸上闪过一丝狠色,又迅化为彻底的疲惫与漠然。

“罢了……”

,崇祯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种心灰意冷的决绝,“那些人朕也管不了,也不想管了,既然大夏自有法度,便由他们去吧”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仿佛一道无形的判决,将那些曾经依附于大明王朝的庞大官僚集团,彻底推向了未知的命运。

暖阁之内,君臣三人再次陷入沉默,只剩下历史的洪流,在窗外无声地咆哮、奔涌。

良久,令人窒息的沉默在暖阁中弥漫,只有烛火偶尔出轻微的噼啪声。

崇祯仿佛刚从一场深沉的梦魇中挣脱,目光缓缓聚焦,落在眼前这位风骨犹存的臣子身上。

他嗓音带着疲惫过后的沙哑,问出了那个关乎未来走向的问题:“伯雅,既然来了,后面有何打算?还要回江南去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