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磐石的解密(1 / 6)
一、远眺者监测站:奥尔特云的金属之花
太阳系最外层的奥尔特云,是一片被遗忘的时空荒漠。这里的温度恒定在 - 268℃,仅比绝对零度高 5 开尔文,星际尘埃以每秒 15 公里的速度在虚空中游荡,偶尔与覆盖着甲烷冰的彗星核相撞,迸发出转瞬即逝的冰晶碎屑 —— 这些碎屑泛着淡蓝色的荧光,像散落在黑色丝绒上的碎钻,沉默地标记着太阳系的边界。
“远眺者” 深空监测站就悬浮在这片荒漠的核心区域,它的主体是一个直径 20 公里的球形核心舱,外壳由 “碳化硅 - 石墨烯” 复合装甲制成,表面覆盖着能吸收宇宙射线的暗黑色涂层。从核心舱延伸出 12 片 “金属花瓣”,每片花瓣都是一个展开的传感器阵列:最外层是直径 5 公里的 “光子捕捉翼”,由数亿个微型光电二极管组成,能捕捉到来自 130 亿光年外的单个光子;中间层是 “射电感知网”,用超轻的钛合金支架撑起厚度仅 0.1 毫米的超导薄膜,可接收从 1 赫兹到 1000 吉赫兹的全频段无线电信号;最内层是 “中微子探测器”,浸泡在 - 271℃的超低温液态氙中,能捕捉到穿透一切物质的中微子轨迹。
核心舱内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 “房间”,只有被数据光带包裹的球形工作区。这里的重力由 “微型反重力发生器” 维持在 0.3G,避免传感器因重力变形;温度恒定在 18℃,但空气中弥漫着液态氙挥发的微弱冷雾,吸入时会让鼻腔产生轻微的刺痛感。工作区中央悬浮着一块直径 10 米的全息投影屏,无数条彩色曲线如同瀑布般从顶部倾泻而下 —— 红色代表射电信号,蓝色代表光子流量,绿色代表中微子计数,黄色则是微波背景辐射的强度曲线。
监测站的能源来自两个 “反物质电池”(存储着 0.5 克反氢,足够维持 100 年运行)和一组 “宇宙射线收集板”(利用星际粒子撞击产生的能量补充电力)。在核心舱的底部,有一个小型的 “云民意识容器区”—— 这里存放着 6 名云民分析师的生物载体(透明的营养液舱,直径 1.5 米,内有维持大脑活性的生命支持系统),他们的意识通过神经接口与监测站的光脉网络直接连接,无需实体行动即可处理数据。
二、静流的意识世界:数据中的感知形态
当班的首席云民数据分析师 “静流”,其生物载体正悬浮在最内侧的营养液舱中,舱壁上显示着他的意识活跃度曲线 —— 波动平稳在 85%,处于深度数据沉浸状态。此刻,他的意识并非以 “人类形态” 存在,而是扩散成一张覆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