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 看不见的根系(4 / 5)

加入书签

叶片上,泛着绿光,“不是你争我抢,是你帮我,我帮你,一起活下去。”

    最让学徒们兴奋的,是 “调节生物信号” 的环节。拓带着他们来到生命树附近的一块试验田,这里的作物长得比其他地方更整齐,叶片更舒展。“生命树会释放低频信号,0.1 赫兹,和菌丝网的频率一样。” 拓说,“这种信号能让作物长得更稳,遇到大风不容易倒,遇到干旱也能多坚持几天。”

    守望者 - 09 打开了信号检测仪,屏幕上出现一条平稳的波浪线,频率刚好是 0.1 赫兹。“我们可以用信号发射器,把生命树的信号放大,覆盖整个试验田。” 拓指着田边的一个小型发射器,银色的,像个小音箱,“每天早上开半小时,作物就能‘听’到信号,长得更健康。”

    阿野试着把发射器打开,几秒钟后,他发现旁边的玉米苗轻轻晃动了一下,叶片慢慢舒展开来,像伸了个懒腰。“真的有反应!” 他惊讶地说,伸手摸了摸叶片,比刚才更软一点,却更有韧性。

    溪的投影靠近发射器,数据流里出现了 “信号与菌丝网共振” 的提示:“信号和菌丝网连在一起,能传得更远,整个田里的作物都能收到,比单独给每棵作物发信号更省力。”

    远测了一下叶片的生长速度,五分钟后,数据出来了:“生长速度比刚才快了 0.02mm/h,虽然慢,但长期下来,产量会更高。”

    傍晚的时候,学徒们都留在试验田里,没人想走。阿野在记录玉米苗的叶片舒展程度,本子上画满了小图;溪的投影躺在土表,和菌丝网的信号同步波动,像在和它们 “聊天”;远在整理今天的数据,把 “共生菌丝网”“三姐妹种植”“生物信号调节” 都加进了自己的种植模型里;守望者 - 09 则生成了一份《地下共生网络维护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菌丝的培养方法、信号调节的时间、作物搭配的比例,还附上了今天的投影截图。

    拓坐在田垄上,手里拿着一颗大豆种子,轻轻放在土表。种子慢慢滚到一根玉米苗的根部,停在南瓜叶子旁边。他看着学徒们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远处的生命树 —— 它的晶体叶片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地下的根系肯定也在和试验田的菌丝网连在一起,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整个乐土都抱在怀里。

    “你们觉得,我们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不用化肥,不用农药,非要建这个网?” 拓突然开口,声音在傍晚的风里显得很轻。

    阿野抬起头,想了想说:“因为化肥会把菌丝杀死,明年就种不出好庄稼了。”

    溪的投影晃了晃:“因为这个网更灵活,能自己调整,不用人一直盯着。”

    远推了推虚拟的眼镜:“因为数据显示,这样种出来的粮食,营养更丰富,吃起来更健康。”

    守望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