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传旨!决议!(1 / 5)
顾盼君眉头一挑,道:“眼下皇室宗亲都在海外,王大人所说立监国之事,又是指何人呢?”
王佐拱手弯腰,道:“虽然大多数皇室宗亲,都在海外,但金陵城中,尚有年岁尚小,故而未出海的皇室宗亲。”
“...
夜色渐深,山风穿过竹林,带着初春的凉意。李念慈合上父亲的笔记,指尖在封皮上停留片刻,仿佛还能触到那早已冷却的体温。油灯摇曳,光影在墙上晃动,像极了多年前她在档案室翻阅残卷时的模样??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这条长路上的一粒星火。
她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厚重的《退位录》修订稿校样。这是即将出版的第五版,新增了“基层真言奖”获奖者事迹、清明算法运行报告以及联合国申报材料全文。编委会决定将阿?血书的高清图影印于扉页,并附上一句新选的题词:“声非自生,因寂而响。”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婉儿发来的消息:“《清明宪章(草案)》已被三所政法大学纳入研究生必读文献。有地方开始试点‘异议登记制度’,允许公民对政策提出正式反对意见并自动进入评估流程。”
李念慈轻轻笑了。她回了一句:“阿?若能看到这一天,或许终于肯闭眼安眠。”
窗外,竹叶沙沙作响,像是回应。
第二天清晨,鸡足山迎来一场小雪。这在南方极为罕见,洁白的雪花落在青翠的竹梢上,宛如时光倒流,回到了六百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阿?跪在宫墙之下,以血为墨,写下最后的遗志。
山道上,一支车队缓缓驶来。为首的是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的专家团队,他们带来了最新完成的《退位录》全本数字化成果:三维扫描、红外还原、语音朗读同步匹配原文段落,甚至可以通过AI模拟不同历史情境下的解读视角。项目负责人说:“我们不只是保存一本书,我们在重建一种对话的方式??让古人能听见今人的心跳,也让今人听懂过去的低语。”
李念慈迎上前去,接过存储硬盘。金属外壳上刻着一行小字:“光年之外,仍有回音。”
当天中午,资料馆召开紧急会议。一名志愿者匆匆赶来,手里攥着一份刚截获的网络舆情简报:某地政府试图以“整顿民间信仰”为由,拆除鸡足山书院遗址周边自发形成的纪念空间,包括娜玛寄信提到的村委会告示栏、外卖骑手贴标语的老槐树,乃至那位退休法官分发小册子的茶摊。
“理由是‘防止过度神化个人’。”年轻女孩声音发颤,“但他们删掉的不是雕像,是人们说话的权利!”
空气凝固了一瞬。
周婷接到电话后立刻从庆阳赶回。她在高铁上写了份公开信,标题只有八个字:“谁在害怕一句话?”
信中写道:“如果一段文字能让贪官胆寒、让弱者挺直腰杆,那它就一定触动了某些人的痛处。可悲的不是有人想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