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明的新时代,再添一把火!(6 / 7)

加入书签

造一事中,功勋卓著,排名第一,果真是有真才实学啊!”

    朱允熥暗自惊叹不已。

    原本,对于册封国公一事,他心中满是疑虑。

    国公之位,位高权重,非同小可。

    若是此刻轻易将这等高位封赏出去,日后再有大功之人,又该以何封赏呢?

    可话已出口,君无戏言,他又怎能食言而肥?

    无奈之下,也只能按约封赏。

    如今看来,倘若这人当真有这般本事,封他一个国公之位,倒也可行。

    毕竟,当下大明的科学技术才刚刚起步,正急需一个标杆式的领军人物,为天下人树立一面奋进的旗帜,成为众人竞相追逐的榜样。

    这般人物,朝廷给予高官厚禄,也是理所应当。

    “科学的发展,远比我预想中的还要迅猛。”

    朱允熥合上期刊,不禁感慨万千。

    回首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仿若蜗牛爬行,缓慢而艰难,往往耗费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光阴,才能取得一星半点的进步。

    这种僵局,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的烽火点燃,才得以彻底扭转。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科技仿若沉睡已久的雄狮,猛然苏醒,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待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更是呈燎原之势,迅猛得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细细想来,彼时科技进步缓慢,根源便在于社会缺乏有效的催化机制。

    各国对科技重视不足,大多依赖自然无序发展的资本主义模式,任其自生自灭。

    而如今的大明则截然不同,有他高瞻远瞩,指明前行方向;有成熟完备的科研激励机制;有专业权威的期刊作为交流平台;还有专精尖的研究机构汇聚各方人才……

    这一切,如同为大明的科技发展插上了矫健的翅膀,使其腾飞的速度远超自然发展状态下的百倍、千倍乃至万倍。

    可不是嘛!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正是科技发展环境的改天换地吗?

    单从智商层面考量,几千年前的人与后世之人又能有多大差别呢?

    放在物种进化的漫漫征程中,这点时间间隔简直微不足道。

    可人类的科技发展成果,却在短短一两百年间,实现了对过去几千年总和的超越。

    究其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