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生女儿了(1 / 3)

加入书签

    转眼到了六月初,江南正式进入了梅雨季节。

    天色连日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雨水时急时缓,连绵不绝地泼洒向大地。

    余杭府下辖的几个县,如临安、宛平、新城等地,地势低洼之处,稻田已成一片汪洋,青青的稻穗在浑浊的水中艰难地探着头。

    沟渠河港的水位迅猛上涨,几乎与岸齐平。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严重的涝灾,距离夏收仅剩一月,此次灾害必然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部分地区可能绝收。

    消息不断报至府衙,陈知礼、穆云、方严知三人坐镇中枢,神色凝重,但却不见慌乱。

    四月份,陈知礼三人就考虑到这种情况,用备用金以极低的价钱买下了大量的陈粮和粗粮,粮种也囤了许多。

    加上府城本来的预备粮,勉强可以应付这场涝灾。

    “报——!临安县东乡河道水位已超警戒,但新加固堤坝稳固,暂无险情!”

    “报——!宛平县三处山塘小有漫溢,但引流渠已发挥作用,未冲毁农田村庄!”

    “报——!新城县低洼处内涝严重,但百姓已按先前预案转移至高地安置点,无人被困!”

    “报——!府城周边各闸口启闭及时,城内排水通畅,街面积水甚少!”

    ……

    一条条消息汇总而来。

    虽然灾情确实存在,农田受淹令人心痛,但一个最关键的成果凸显了出来:在整个余杭府境内,没有一处主要堤坝溃决,没有一座村庄被洪水彻底冲毁。

    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例因水灾直接导致的人员死亡报告!

    这与周边其他州府的惨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几乎在同一时间,邻近的湖州、吴州等地也饱受暴雨侵袭。传来的却是令人揪心的消息:

    “湖州长兴县河堤决口,淹没了下游三个村镇,死伤上百人,无数灾民流离失所……”

    “吴州海盐县海塘年久失修,被大潮冲垮,盐田尽毁,百姓屋舍倒塌无数……”

    “常州宜兴县山洪暴发,因疏通不及,冲毁道路桥梁,救援困难……”

    惨烈的对比之下,余杭府的状况简直堪称奇迹!

    消息很快通过急递驿兵和巡按御史的奏报,传到了京城。

    朝堂之上,皇帝看着各地雪片般飞来的灾情奏报,面色阴沉。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