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说咱修的洪武大典(3 / 6)

加入书签

乱多言。

毕竟,如今自己只是把这么一个大项目,给透露了出去。

但是,具体由谁负责,又要招收多少人,都要由自己拍板决定。

那些想要在简化字,洪武正韵等上面唧唧歪歪的文人。

就要掂量掂量,唧唧歪歪的后果了。

对这些事儿抵触,明里暗里叽歪的太多。

自己这边完全可以不选,将其革除在编撰字典,以及洪武大典之外。

人有了自己想要的事儿,往往就会有软肋。

那些众多的文人同样也是人,是人就有他们所在意的事儿。

有了在意的事儿,也就有了软肋。

只要能够对症下药,他们这里面的很多人,比诸多武将还要好拿捏。

“这洪武大典并不是普通的书。

我华夏从古至今,不知道出了多少文章,又有多少先贤著作。

但却都杂乱无章。

咱准备修的洪武大典,要把华夏从古至今所有典籍,所有能上的台面书籍文章这些,都给囊括进去。

分门别类,整理成册,编撰成书。

如此,也能方便人查看,同时也是对很多文化典籍的一种保护。

从古到今,很多珍贵的书籍,都成了孤本,乃至于消亡,着实令人扼腕……”

朱元璋望着宋濂,和宋讷两人出声说道。

给他们更具体的介绍,洪武大典是什么。

宋濂,宋讷两人,一开始在听到了皇帝说,要修一部洪武大典时,还不觉得这东西怎么样。

认为很有可能,是皇帝的心血来潮。

可此时听到了皇帝的解释,才知道是他们想差了。

才明白,皇帝的这个心血来潮,到底有多大!

只能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把从古至今,所有的典籍,所有珍藏著作,都给分门别类整理成书,囊括其中。

这……这是多大的手笔

又是多大的气魄,多大的声势

刚刚还因为皇帝坚持推行简化字,而面色不怎么好看的宋濂,此时脸都激动的有些红了。

宋讷这个平日里很多时候,都板着一张脸,少言语的人,也同样望着朱元璋,眼神满是迫切和激动。

不自觉的搓手。

朱元璋一看两个宋老头的反应,就知道了自己用对药了。

“洪武大典今后开始修了,咱准备让两位宋先生为主编。”

朱元璋望着宋濂和宋讷两人,出声说道。

听到皇帝的话,宋濂,宋讷两个人,立刻躬身行礼。

“臣拜谢陛下隆恩,此等盛事,臣哪怕拼尽一切,也要把事情做妥当了。

万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宋讷也同样声音铿锵有力的道:“陛下,臣虽老迈,但遇此等盛事,那臣就算是死,也得把这事给完成了再死!

必不辜负陛下所托。

此等盛世,必定有臣!”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他二人的反应很是满意。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咱觉得起码参与编撰,修订的人,至少也得需要两千才可以。

洪武大典是我大明建立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盛典。

必须要认真对待。

参与编纂修订洪武大典的人,不仅仅学问上面要过关,同时人品,行为处事等方面,也同样要过关。

具体都有谁可以参与到这件文化盛世里,今后咱这边,会进行一个亲自考察。

要把学问不够,人品不行,做事不行的这些人排除在外。

万不能让这些人,玷污了此等盛世。”

“这是自然。

此等盛事,参与修订的人,学识人品这些,都需要过关才行。

万不能让这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