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不是,皇帝这么猛的吗?官绅一体纳粮都敢碰?(9 / 10)

加入书签

收,后面开始多退少补,基本上都能有个差不多。

    最难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些切实的落实下去。

    并杜绝加征了正税后,地方上换个名目,接着收取苛捐杂税。

    这个要是不能解决,那乐子可就太大了。

    百姓的负担不仅不能减轻,反而还会因此加重,将会和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

    关系到百姓们的钱袋子,以及肚子的事,需要慎之又慎。

    很多事,自己这里不过是随口一句话罢了,可落到众多百姓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能把人压得粉身碎骨的那种。

    好心办坏事的事情,不能再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件事刘先生回去没事了,多多考虑一番,争取找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征收标准出来。

    各项事情,都尽可能思虑完善了,咱们这里再找个地方实行。

    一开始,先在一府之地试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宝贵经验。

    等到各方面都没什么大问题后,再开始向全国铺开。”

    试点是个好办法,朱元璋自然会将之拿来用。

    这都是后人的宝贵智慧。

    这诸多的宝贵智慧,才是他在现代十五年最大的收获。

    刘伯温眼前一亮,迅速的开始思索起来,越是思索,眼睛越亮。

    只是简单一句话,却让他回味无穷,宛若醍醐灌顶。

    “上位这办法好!大善!”

    他猛的在腿上一拍,出声称赞,和平日里儒雅的样子,有着强烈反差。

    “不过上位,这些还不能太着急。

    提高正税,取消杂税有一个前提,需得清账田亩,清理隐户。

    需得知道我大明有多少人,每个人有多少地,地是好地,还是贫瘠之地。

    各地主要种植些什么,产出又有多少。

    理一理账,把家底摸清楚了才好做这些。”

    片刻之后,冷静下来的刘伯温望着朱元璋给出了他的建议。

    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事适合烈火猛烧,可有些事,只能小火慢炖。

    这里面的度,以及做事情的先后顺序需要掌握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