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不是,皇帝这么猛的吗?官绅一体纳粮都敢碰?(8 / 10)

加入书签

sp;不说这些宏观角度,单说和纳税密切相关的百姓们,正税过低,他们一样会直接承受痛苦和损失。

    朝廷和各地官府,需要的钱是有个最低额度的。

    不是说你把税定的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正税过低,那么地方上就会出现各种苛捐杂税。

    苛捐杂税的名目可就太多了,也很混乱,各地官府收起来那是一点都不手软。

    毕竟苛捐杂税这些,基本收了之后,都被他们自己用了。

    等于说,正税制定的低,并不代表着百姓们的负担就变低了。

    甚至还会因此而变重。

    历来盘剥百姓,最令百姓痛苦不堪的并不是正税,而是各种层出不穷的苛捐杂税。

    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这方面的不合理,那朱元璋自然是要想办法,对其进行调整。

    提高正税,减少或者是彻底取消各种苛捐杂税。

    让税收变得合理,符合大明的实际情况。

    如今大明才开国,正是打基础,制定各种合理政策的好时机。

    开国时定下的各种政策,很多是会流传下去的,影响深远。

    哪怕很多在后面会根据现实情况,出现各种应有的改变。

    但根子却不是那般好改变的。

    所以,重来一次,朱元璋要尽自己的能力,把这些给做好。

    “咱准备提高正税,取消地方的诸多苛捐杂税。”

    朱元璋对刘伯温说出了他的打算。

    刘伯温脑子开始飞速运转,思索皇帝所说的这话。

    片刻后开了口:“上位这个决定很英明。

    若能弄出一个合理的额度,处处落到实处,不论是对朝廷,还是对底下的众多百姓,都有很多好处。

    不过,在真的开始实行时,需要多方留意。

    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在提高了正税,取消了各地的苛捐杂税后,那些人接着巧立名目,继续收苛捐杂税。”

    朱元璋点了点头,认同了刘伯温的这个说法。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提高正税,免除苛捐杂税这些都不算太难做。

    只要找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正税税率,今后施行时,再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者减少,或者先按照标准税率进行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