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住苍龙(4 / 5)
sp;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
兄云去此,各度凶荒。
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恸遥苍。
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横平竖直的楷书,恭恭敬敬的一个接着一个的落在纸上,往事随着文字一一浮现。
思及亲人,与往昔的苦难岁月,朱元璋思绪翻涌,禁不住红了眼眶……
中途朱元璋数次放下笔,以袖擦拭眼泪。
最终方才完成。
朱标,朱棡,朱棣几人前来观看,很快也各自落泪。
父皇的苦难经历,他们早就听父皇讲述过,可此时看到父皇将这些书写出来,还是禁不住为父皇而难受。
更觉父皇创业之艰辛……
朱元璋知道,自己想要通过这些,让后世子孙,牢记自己这个当祖宗的开国皇帝生活之不易,创业之艰辛,让他们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的想法失败了。
后世当皇帝的奇葩子孙太多了!
斗蛐蛐的,被文臣忽悠成傻子给文臣当孝子的,求仙问道的,吃春药把自己吃死的,几十年不朝,彻底摆烂的……
如今,他已经不指望这碑文,能对后世子孙起到什么教育意义了。
能留存到后世,让后人知道一个没有被神话过的自己,也算是很不错了。
如此想着,看到了太子朱标几个人的反应,朱元璋脸上倒是露出了一抹笑容。
不提太过于久远的事,眼前效果倒是挺不错的……
碑文交给数个高手匠人抓紧时间制作。
两天之后,举行仪式将之立于皇陵神道南端西侧,在其东侧十几丈的地方为无字碑。
那些在此之前,很多心中嘲笑朱元璋不自量力,等着看朱元璋笑话的文臣。
在见到了碑文后,很多都收起了这个心思。
论起文笔,论起用典等诸多方面,皇帝的这碑文确实比不上宋濂,但却胜在一片真情。
唯一让人为之担忧的是,皇帝将其卑微出身,贫寒经历全都如此直白的写出来,今后怕不是要被世人所轻视……
……
两天之后,船队浩浩荡荡离开了临淮,朝着应天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