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比武之约(2 / 4)
愿意赔偿
。”
万彪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当笑声停止,脸色却是一沉道:“姓杜的,念在同是龙盟中人的份上,我多次忍让,就连世华被你徒弟陈伟打伤也没有追究,但想不到你得寸进尺,非要逼我翻脸,好好,既然如此,今日你我两家就做一个了结,杜赞,我要向你挑战,谁要是输了,就关闭武馆,从此不在中华街收徒,你有没有这个胆量?”
一听这话,杜赞的脸上顿时犹豫起来,而他身边的陈伟立刻道:“姓万的,用不着我师父出手,由我来接受你的挑战。”
耀光武馆习的是迷踪拳,而洪门武馆习的是五路洪拳,若论拳法的精妙,迷踪拳实在五路洪拳之上,但迷踪拳拳路复杂,对修习者的资质要求很高,当年霍元甲体质薄弱,却能够仗着这套家传拳法声震华夏,列为晚清的十大高手,就是由于领悟力极强的缘故,而且他后来将家传拳法改进,更增习练的难度,能够真正练成迷踪拳法并娴熟运用的人并不多,因此耀光武馆向来少有精英,而杜赞资质平平,是由于两位师兄在与白鸟家族的厮斗中战死,然后娶了刘忠庭的女儿为妻才当上的这个馆主,反倒是他的大弟子陈伟颇有习武的天分,对迷踪拳的精淬已经领悟了十之**,再加上年富力强,身手已经超过了杜赞。
这事万彪当然很清楚,而且此人打伤过儿子,虽然有心和他较量,但这场比斗关系着百年武馆的生存,不敢大意,当下道:“陈伟,你想动手,有的是机会,但今天我是代表洪门武馆向耀光武馆的当馆之主挑战,还轮不到你说话。”
杜赞深知万彪的龙形拳法已经不在其父万行龙全盛时之下,他提出挑战,实在大有心机,但众目睽睽,自己要是退避不应,这面子上是绝对过不去的,而且若是传出去,更不会有人到耀光武馆来习武了
。再者他对迷踪拳有近三十年的浸**之功,也未必会输。
在犹豫了一阵之后,杜赞终于一咬牙道:“好,万馆主,既然你提出了挑战,我若是不应,也辱没了精武门的历代先师,那就请吧。”
万彪听了,向着弟子们一挥,洪门武馆的人便散开了,而杜赞这边的人也跟着退到了后面,中间露出了一大片空地来。
两家武馆积怨已久,再者生意低落,在中华街只开一家或许能够熬过难关,这场决定两家武馆去留的比武已经不可避免,万彪与杜赞也没有再多说话,相对而立,彼此拱了拱手,便同时发出了一声大吼,伸臂出腿,交起手来。
这当然是难得的观摩机会,方宝默默的看着,只见片刻之间,两人已经交手了十余招,出手之快,绝对和平常的演练是不一样的,对于万彪的“龙形拳”,他已经大概了熟于心,因此把注意力便留到了杜赞的“迷踪拳”上。
在三个月里,方宝和凌展两三天就在联系,当然也了解一些“迷踪拳”的情况。
“迷踪拳”的历史还在洪拳之前,此拳起源于唐末,传至宋代武师周侗后,由于周侗的三大弟子抗金名将岳飞,水泊梁山第一好汉卢俊义及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都是天下闻名的人物,迷踪拳也开始有了声名,后来林冲一脉断绝,岳飞一脉将“迷踪拳”改为“岳家散手”,只有卢俊义将“迷踪拳”传给了燕青,由于怕朝庭追查反逆,燕青的门人把拳术改称“秘宗艺”,到清朝时才恢复了“迷踪拳”的旧称,但已经分了十数支不同的拳种,但其中集大成者是山东拳师孙通,而孙通一次去东北途经静海县小南河村,被一家霍姓人厚待,见霍宅屋环境秀丽、子弟淳厚,料定若经授艺日后定出杰人。于是在霍家传下迷踪拳,霍家一直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从来不对外逞强好胜,直到霍元甲的父亲霍恩弟这一代,由于天下混乱,不得不耀武保家,霍元甲自幼体弱,家中只准他习文不许修拳,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