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徐氏(4 / 7)

加入书签

声震野。

徐氏一身孝服,扶着孙翊的棺椁,忽然转身对众人道:“孙翊将军为保丹阳而死,凶手妫览就在此处!他勾结曹军,谋害主将,你们能忍吗?”

人群哗然。

妫览见状不妙,拔剑就要上前,却见徐元带着数百名孙翊旧部从两侧冲出,个个手持利刃。

与此同时,城外传来震天的鼓声——徐穆的军队到了!

妫览这才知中了计,他挥剑砍向徐氏,却被徐元挡开。

混乱中,徐氏从发髻上拔下一支金簪,狠狠刺向妫览的咽喉。

那支簪子是当年孙策所赠,如今染了血,红得像朵凄厉的花。

“我徐氏的人,你们也敢动?”她站在血泊中,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住了手。

丹阳之乱平定后,徐氏带着孙翊的灵柩返回建业。

孙权已能下床,在城门口等她。

见她一身血污,他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指尖冰凉。“辛苦了。”

“不辛苦。”徐氏望着他,眼中终于有了暖意,“只是可惜了那支金簪。”

孙权大笑,从怀中取出一支新的,簪头是用南海明珠雕的凤凰:“这支,配得上我的夫人。”

那年春天,建业的桃花开得格外好。

徐氏站在宫墙上,看着孙权检阅水军,忽然明白父亲当年那句话的意思。

乱世之中,女子未必只能做棋子,若有足够的智慧与胆识,亦能成为执棋之人。

黄武元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朝野上下都以为徐氏会被立为皇后,可孙权却迟迟未下诏书。

那日早朝,丞相顾雍上奏:“徐夫人辅佐陛下数十年,贤德闻名,宜立为后,以安社稷。”

朝臣纷纷附议,唯有校事吕壹沉默不语。

退朝后,孙权在御书房召见吕壹。

此人是孙权的心腹,专掌监察百官,素与徐氏不睦——当年徐氏查处他贪墨军饷,虽未深究,却也让他怀恨在心。

“陛下,徐夫人虽有功,然其外戚势力过大。”吕壹叩首道,“徐穆如今掌禁军,徐家家将遍布军中,若立为后,恐尾大不掉啊。”

孙权看着窗外的梧桐树,沉默良久。

他不是不念徐氏的好,只是帝王心术,从来不止于情爱。

徐家在江东根基太深,若再加上后位,难免让他心生忌惮。

这日徐氏在御花园修剪梅枝,青禾急匆匆跑来,声音带着哭腔:“小姐,陛下……陛下要立步练师为后!”

徐氏手中的剪刀掉在地上,咔嚓一声断成两截。

步练师是去年入宫的,生得温柔貌美,极会讨孙权欢心。

她想起昨夜孙权来她宫中,还笑着说要在梅树下为她设宴,庆贺他们相识二十周年。

原来那些温情,终究抵不过帝王的猜忌。

“知道了。”她弯腰拾起断剪,指尖被划破,血珠滴在雪地上,像极了那年丹阳灵堂前的红梅,“去告诉陛下,我无异议。”

青禾跺脚道:“小姐!您怎能就这么认了?当年若不是您……”

“住口。”徐氏打断她,声音平静得可怕,“他是帝王,不是当年那个在庐江听我说话的少年了。”

步练师被立为后的那天,建业城张灯结彩,唯有徐氏的宫殿冷冷清清。

她取出那枚摔裂的玉佩,用金线细细缠绕裂痕。

这是父亲留给她唯一的念想,如今看来,倒像是她一生的写照——看似完好,内里早已伤痕累累。

成为皇后的步练师,对徐氏却颇为敬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