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斯(5 / 6)
权在你我和丞相手中,机会难得。若不抓住,以后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况且,统治别人与被别人统治,差别可太大了。”
在赵高的巧言令色下,胡亥最终还是动摇了,他的心中开始燃起对皇位的渴望。
之后,赵高又去拉拢李斯,他深知李斯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若得不到他的支持,篡位之事难以成功。
赵高找到李斯,直截了当地说:“皇上驾崩,遗诏和玺印都在胡亥手中,立谁为太子,全在你我一句话。你想想,论才能、功劳、谋略以及与扶苏的关系,你比得上蒙恬吗?扶苏即位后,必定任用蒙恬为丞相,到时你可就无法保住现在的地位和荣华富贵了。而胡亥仁慈宽厚,若立他为帝,你我都能长享富贵。”
李斯闻言,内心十分挣扎。
他深知篡改遗诏是大逆不道之事,不仅违背了自己对秦始皇的忠诚,也可能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辅佐秦始皇多年,深知秦始皇对扶苏的期望,也明白扶苏的贤能和担当,若扶苏即位,必定能将秦朝治理得更好。
但他又贪恋权势,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
这些年来,他为秦国的统一和发展付出了无数心血,好不容易才达到今天的地位,享尽荣华富贵,他实在难以割舍。
在赵高的不断威逼利诱下,李斯的防线逐渐崩溃。
赵高见李斯有所动摇,进一步施压:“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若你不与我们合作,一旦消息泄露,你不仅自身难保,还会连累家人。”
李斯想到自己的家族,想到那些依赖他的亲眷,心中一阵剧痛。
最终,他还是屈服了,在权力和欲望的驱使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他们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假称秦始皇遗命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了一封诏书赐给扶苏,指责他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赐剑让他自杀。
扶苏接到诏书后,悲痛万分,他虽心有疑虑,但生性仁孝,不愿违背父命,最终含冤自杀。
蒙恬也被囚禁,不久后被杀害。
沙丘之变成为李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他陷入了权力的旋涡,一步步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秦二世即位后,昏庸无道,整日沉溺于享乐,将朝政大权交给赵高。
赵高为了独揽大权,开始大肆排除异己,朝中许多忠良之士纷纷遭到迫害。
他设计陷害朝中大臣,制造冤假错案,使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李斯虽为丞相,却因沙丘之谋而受制于赵高,在朝廷中的地位逐渐被架空。
赵高深知李斯在朝中根基深厚,始终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只是一时还未找到合适的时机彻底扳倒他。
面对秦二世的暴政和赵高的专权,李斯也曾试图进谏,希望能挽回局势。
秦二世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上,百姓徭役赋税沉重,民不聊生,各地反抗的烽火渐起。
李斯忧心忡忡,他上书秦二世,言辞恳切地指出当前国家面临的种种问题:“今关东群盗并起,此皆陛下急政暴赋、戍徭无已之故。百姓疲于奔命,不堪其苦,遂相聚为盗。陛下当轻徭薄赋,缓刑爱民,以安天下之民。”
在奏疏中,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因暴政而亡国的例子,希望秦二世能引以为戒。
然而,秦二世早已被赵高迷惑,对李斯的劝谏充耳不闻。
他反而质问李斯:“朕即位以来,盗贼日益猖獗,你身为丞相,却不能加以制止,这是为何?”
赵高趁机在一旁煽风点火:“丞相久居高位,权势日盛,或许早有不臣之心,他对陛下的政令阳奉阴违,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