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需要怎麽样的人护佑?(1 / 5)
第134章大明需要怎麽样的人护佑?
王嘉道看到周应秋的样子,知道他心惧什麽,连忙解释。
「尚书,只是正常详文,事关延安政务。」
「政务详文,不是弹劾奏章?」
「是的。」
周应秋长舒一口气。
王嘉道又说:「尚书,就算是政务详文,左共之的也不该轻视。」
周应秋点点头,「言之有理,左共之现在身负天下孚望。他递上来的详文,我们要是不妥善处理,惹恼了他,参上一本,我们就坐蜡了。
文翔,坐,看看左共之的详文是什麽?」
「好。
尚书,左共之去年冬十月辞陛离京,不顾天寒风雪,执意走宣府大同,过偏头关,在山西保德州渡黄河,入府谷,一路南下,把延安府北边的府谷丶神木丶州丶米脂丶绥德州丶吴堡丶清涧丶
延川等州县走了一遍。
刚到延安府治肤施县城,就写了这封详文...详文说,延安府要在北边府谷丶神木丶薛州丶米脂丶绥德州丶吴堡丶清涧七州县试点,退耕还林丶植树造林丶修筑堰塘丶疏浚河道。」
「退耕还林?」
「就是把贫瘠的田地放弃,划为林地,百姓迁居..:」
「迁居哪里?」
「湖广。左共之在详文里有说,制军院新军编练处在延安丶庆阳丶平凉三府,陆续招募了两万一千六百名青壮,编练新军..:
按照制军院新条例,募兵每户授田地四十亩,或发银币六十圆...去年到今年,合计有八千四百六十名青壮家卷,愿意授田地四十亩..
只是陕西好田地没有,便在湖广洞庭湖周边,汉江丶湘江丶沅江丶资水两岸择出熟田,每户六十亩,包干到户..」
「包干到户?这是制置司农政厅那边定的法子?」
「是的,制置司农政厅设湖南兴农局和湖北兴农局,收了七十万亩熟田,建立五个农场。
新军家眷迁居过去,就是农场职工,每户六十亩,包干到户..:」
「嗯,本官听说过,包干到户就是完成定额田赋后,馀下的全归农户所有。此策确实吸引人。」
王嘉道放下详文,探着头说:「尚书,下官也说过此策,好是好,可以后这田地归了兴农局和下属的农场,还会不会如卫所田地一般,被地方士绅官宦们侵占了去?」
周应秋悠然道:「所以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