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明是谁的大明(3 / 5)

加入书签

;乾脆封存在仓库里,等待真正危急时刻再发挥擎天作用。

    可笑丶可悲丶可恨!

    朱友宵一夜之间,醒来变成朱由校后,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的历史故事,心中有了一个判定。

    要想自己活下去,要想让大明活下去,首先一点就是搞钱,搞到足够多的钱。

    不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自己就算召唤来白起丶韩信丶吕布等一堆名将猛将,护不住发发可危的大明。

    如何解决财政问题,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现在建奴肆虐,需要源源不断地花钱,节流是无法节流的,只能竭力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重要放在开源上,于是盐税是他最先盯上的税源。

    但税源天花板摆在那里,朱由校又把税源盯在商税和关税上。

    毕自严洪亮的声音,打断了朱由校的思绪。

    「皇上圣谕,天启六年六月初一开始,裁撤崇文门宣课分司丶张家湾宣课司丶河西关务钞关丶临清钞关丶浒墅钞关丶九江钞关丶淮安钞关丶扬州钞关丶九江钞关丶武昌钞关丶

    上海务钞关十一处钞关宣课分司..:

    废除全大明猪牛羊口牙税,和泰山丶武当山丶衡山香火税...」

    听到废除了这麽多「税收」,换做内阁六部的官员,早就炸了。

    但是与会的众人却波澜不惊,因为废除这些钞关和税收的原因,朱由校已经跟他们讲得很清楚了。

    猪口牙税就是屠宰税,还包括牛丶羊,但是在大明杀壮年耕牛是违法的,要杀牛需要层层审批,非常麻烦,于是民间乾脆私下宰杀。

    私宰还怎麽可能缴纳屠宰税?

    大明的羊肉,多半是富贵人家享用,他们有权有势,怎麽可能缴税?

    于是只有平民百姓们吃得多的猪肉,撑起了屠宰税的一片天。

    在大明,除了泰山,香火兴旺的还有武当山和衡山,结队上山进香,就是指的去这三处。

    按照大明律例,是要收香火税的。

    可是朝廷能收到的只有泰山的香火税,武当山和衡山,早就被当地的缙绅世家把持,侵吞乾净,一文钱都不会给到朝廷。

    还有崇文门等十一处钞关宣课分司,都是设在出入城门丶运河要津上,号称谁经过要按律收税。

    可会场上的众人都知道,官绅们是不可能缴税的!

    他们的船只,在桅杆上挂一面官衔旗帜,管事再手持一份老爷的名帖,这十一处钞关和宣课分司,谁敢收他们的税?

    官绅老爷们的税不能收,亲属族人的税也不能收,收来收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