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草莓机遇(3 / 4)

加入书签

我们还在摸索阶段。”

林老板摆摆手:“王经理不必过谦。我直说了吧,我们公司主要面向国内一线城市的高端超市、酒店以及部分海外市场,对水果的品质、安全性和供应稳定性要求极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这里的自然条件不错,管理水平也跟得上,更有技术支撑。

我对你们未来的草莓,很感兴趣。

如果你们这批脱毒苗培育出的草莓,在糖度、硬度、果形、风味上能达到我们的标准……”

他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年轻人,年轻人拿出一份文件递给王建安。

“这是我们对于进口级草莓的部分标准要求,你们可以先了解一下。”

王建安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下,上面罗列了详细的指标,包括果重、糖度、着色度、农药残留标准、包装规格等等,要求极为苛刻。

林老板观察着王建安的表情,随后说道:“我知道这些标准很有挑战性。

但如果你们能做到,我们可以签订长期采购协议,价格方面,绝对会让你们满意,至少是本地市场高端价格的两倍以上。

而且如果首批合作顺利,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更深度的合作,比如共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出口备案基地。”

两倍以上的价格!

出口备案基地!

这些字眼让王建安心头一跳。

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林老板,非常感谢你的看重,你提供的标准我们看到了,确实非常有挑战性。

我们需要内部评估一下,看看我们现有的技术和条件,能否满足,或者需要多长时间、投入多少资源才能满足。”

林老板理解地点点头:“当然,这是应该的,我可以等你们的消息。不过市场不等人,希望王经理能尽快给我一个初步的答复。”

送走林老板一行,王建安立刻召集了所有合作社骨干,以及小刘、张老师两位技术专家,召开了紧急会议。

他将林老板带来的标准文件传阅给大家,并转述了合作的可能性和优厚条件。

张春城第一个惊呼:“两倍以上的价格?”

吴磨贵则比较谨慎:“价格是好,可这要求也太高了!你看这糖度要求,这果重要求,还有这农药残留,比我自己定的严多了,能达到吗?”

张泽安看着文件,眉头紧锁:“这投入恐怕不小吧?要达到这种标准,肥料、管理、采摘、包装……每个环节都得升级。”

小刘和张老师仔细研究了标准后,张老师推了推眼镜发言道:“从技术角度讲,使用脱毒苗是实现这些标准的基础,能解决品种退化和病害问题,保证植株长势和果品一致性。

但要稳定达到文件上的所有指标,还需要在水肥精准管理、花期调控、采后处理等方面进行更精细化的研究和实践。

我们有信心能达到,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投入。”

王建安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议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旦成功,合作社将实现质的飞跃,从区域性品牌向高端农产品供应商转型。

他清了清嗓子,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望向他。

“各位,林老板的要求是高,高到让我们现在看起来可能有点够不着。

但是大家想一想,我们李家沟合作社,从几头猪、几个棚起步,哪一步不是从觉得‘够不着’开始的?

现在有一个机会,能让我们的草莓卖出天价,能让我们的牌子打到沪城,甚至打到国外去!

这条路肯定难走,投入肯定大,但只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