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聚则成形,散则成炁,逆生之道(3 / 4)

加入书签

循序渐进之理。”

三一门立派数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相较于那些传承千年的玄门巨擘,历史不算悠久,积累的底蕴也称不上雄厚。

若非左若童天资卓绝,不仅将【逆生三重】修炼至此,还凭一己之力周旋于各大门派,三一门根本走不到如今的声望地位。

也正因这份“薄底子”,三一门人才更急于求成,想以“第三重”证明门派实力。

太渊看着左若童坦荡的模样,也跟着笑了,接着说起自己的修行路数。

“我是走先命后性的路子…”

“后天境界炼化水谷精气,气贯周身奇经八脉,凝聚神意,测量打通玄关一窍,后天转先天,内视观照,天地入心,内景有成,打磨功体成无漏……”

“先天炼神,随着心神力量壮大,天心入微,通神入化,内景外化,举手投足间,天地之势共鸣,继续炼神,神交天地,以天地为母体,重新孕化躯壳,真炁生成,长养圣胎…”

左若童天资卓绝,悟性极高,虽没有具体的法门,但太渊这番提纲挈领的阐述,已让他心头一震,与当初的冯道人一样,左若童立刻抓住了其中的核心关窍。

太渊这种修行路数,走到高深境界,竟是将自身视为“天地仙胞”,借助整个大天地的力量来重新孕育和升华生命本质!

左若童喃喃重复,眼中异彩连连。

“功体无漏,炁息如露,神交天地…”

“人身小宇宙,天地大宇宙…”

“与先生相比,这【逆生三重】,倒真像个没长熟的孩子,急着跑却忘了先学走路…”

太渊笑了笑,摆了摆手:“各有各的路,谈不上谁好谁坏。【逆生三重】若是能补全命功、夯实性功,未必不能走出一条新路。”

“我这路子虽稳,却是水磨工夫,很耗时日,不是谁都能熬得住。”

也正因如此,所以太渊的路子是先修命功。

将肉身打磨完美,确保寿命延长,然后在漫长的时间里,自然可以慢慢的磨砺心性。

太渊言罢,不再多语,径自从屋内取过纸笔,随即刷刷书写起来。

他一边运笔如飞,一边对左若童道:“左兄,我这里亦有一篇法门,或许对左兄有所裨益,聊表心意。”

此番论道交流,【逆生三重】虽然有其局限,却让太渊明悟了形体、物质与真炁之间相互转化的玄理,使他掌握了“聚则成形,散则成炁”的能力。

此等收获,他必须有所回馈,以了却这段承负。

片刻功夫,太渊搁笔,将墨迹未干的纸张递给左若童。

左若童双手接过,轻声诵读。

“先天一炁自虚无,返本还元道始初。窍穴通明参星斗,肉身成圣证功夫……周天星斗应人身,三百六十五窍分。内景洞明观自在,黄庭紫府量玄门……”

这是【先天功】。

其核心奥妙在于纯化形质,返本归元,而且,太渊在其中融入了自身测量、开辟周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穴的秘法。

用这门功法了结这段承负,足显诚意。

左若童眼界何其高卓,略一诵读,便很快洞察了这篇【先天功】的不凡。

其法理精微,尤其是那穴窍测量开辟之术,竟暗合“存思周身百神”的理念。

“此功不负‘先天’之名!”左若童抬起头,赞道,“以此法门,足以打磨出无瑕无漏之躯!先生当真舍得?”

他有一种感觉,这门【先天功】或许能弥补他早年行功出岔所遗留的暗疾。

太渊闻言,淡然一笑:“左兄方才都肯把【逆生三重】的完整法门说给我听,我又有什么舍不得的?说到底,从来只有能成道的人,没有能让人成道的法门。”

“就算把最好的功法给了无道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