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聚则成形,散则成炁,逆生之道(2 / 4)

加入书签

三重的境界,可他并未羽化,并未飞升,依然滞留于此方尘世。

这意味着什么?

要么,是门中典籍记载有误,羽化飞升只是前人美好的臆想;要么……便是这所谓的第三重,根本就不是终点!

路,还在更前方!

只是前人未能走通,或是道路早已断绝于某处!

他之前执着于“三重”,反倒局限了眼界,没看到功法本身的更多可能。

想到这里,左若童心中震响,好似暮鼓晨钟。

心境很快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平和。

他对着太渊再次拱手:“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先生若不嫌弃,我把完整的【逆生三重】法门说与先生听,请先生品鉴一下这逆生之道。”

说罢。

左若童再无保留,将【逆生三重】的完整法门,以及自己年轻时因急于求成,导致行炁出了岔子,不得不常年维持在第二重状态的旧事,都和盘托出。

太渊静静听完,沉吟片刻,道:“左兄,我曾研习过【遁光】,知道它的精髓在于进入一种特殊的状态来提升性命修为,追求的是维持那状态本身,而不是遁光有多耀眼多变。”

“你这【逆生三重】,原理亦有相通之处,只是它搭建的仪轨远比【遁光】要复杂得多。当然,效果也更加强大和多样。”

“然而,越是复杂精密的东西,往往就不如简单的结构皮实耐用。”

“左兄常年维持这第二重状态,很耗心神吧?”

最后一句虽是问句,语气却很笃定。

左若童坦然点头,叹道:“先生明察。实不相瞒,正因早早察觉到此法对心神的负担,这些年来,我在门中,才格外重视弟子们“性功”的修持。”

这也正是他能在被点破关键后,迅速调整心态的原因。

当然,也可能是左若童现在还有盼头。

在原世界线里,几十年后依然卡在二重巅峰,突破三重时却发现通不了天,那才心气散尽。

太渊指尖轻叩桌面,道:“左兄,依我浅见,你这【逆生三重】的路子,似乎在效法我全真一脉的阳神之道,讲究以身合神,最终追求形神俱妙。”

接着话锋一转。

“只是,它与阳神之道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路径截然不同。逆生之法的“炁化”,乃是一开始便行险着,强行逆炼四肢百骸,使其融于神魂。此法若成,只要神魂不灭,断肢重生、筋骨再续,的确不是难事。”

“但此等追求速成之法,弊端亦是显而易见…”

太渊抬眼看向左若童,目光清明,眼神里没有半分贬低,只有客观的剖析。

“其一,命功有缺。急于炁化,肉身中多年积存的驳杂之气没有涤荡清除干净,导致形质不纯,根基有瑕。”

“其二,性功难支。神魂要承接整个肉身的炁化,若没有足够深厚的心性修为作为定海神针,这逆反先天的肉身便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火,极易失控崩灭。轻则形神受损,重则……当场道消身殒,也不是不可能。”

说到底,还是看个人的性命修为高低。

太渊能够借由第一重的些许法门就做到了全身炁化,也是他如今道行境界足够,高屋建瓴。

就好似张无忌【九阳神功】大成后,学什么都快。

秘洞里修炼【乾坤大挪移】,顷刻间便大成。而杨逍苦修十多年,也不过才第二重境界。

道理相同。

左若童听完,不仅没恼,反而朗声笑了起来。

只是笑声里带着几分洒脱和无奈。

“先生所言,一针见血!说到底,还是我三一门根基浅薄,创派祖师惊才绝艳,开辟出这逆生一道,实在过于玄妙高深,以至于后世门人皆心向往之,一心追求那三重妙境,反而忽略了修行最根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