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成本优势(1 / 2)

加入书签

北辰汽车的生产现在都在渝州,这越发的不适合发展需求,所以在其他地方建立工厂就属于是很重要的事项。

“分工厂的选址,以该城市有工业基础、交通便捷程度和市场覆盖区域为主要参考。”

“所以我们首先选定申城作为生产基地,申城分工厂生产的汽车除了面向周边省份之外,还将会对外进行出口。”

在出口上面,申城是有着极其大的优势。

“除了申城之外,我们还选择京城作为分工厂所在地。”

在说着的时候,项娜还在地图上面画圈,这样子好便于进行理解。

以三个城市为中心画圈,基本上就能够覆盖掉全国。

至于说没有覆盖到的,就只是运输距离远上一些。

运输成本的话,肯定是要算在售价上面。

陈元庆:“啧,这是把基地放到竞争对手家门口了啊!”

京城和申城,都是有老牌车企存在的。

北辰汽车这么搞,有点贴脸输出的意思。

而且,北辰汽车过去,肯定是需要大量的人手。除了从总工厂这边调人,还会在当地招。

甚至,还会从当地车企里面挖人。

说挖人是过分了。

现在陈元庆已经很少说主动去对外进行挖人了。

一般都是人才主动加入过来。

还有就是,在学校里面去招人,然后自己进行培养。

进入到北辰体系之后,想要离开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并不是说北辰集团旗下的各家公司不放人。

来去自由的!

只不过北辰集团有职级、有工龄工资。

要是走人的话,意味着多年的积累一朝清零,去别的公司得要重新再来。

在中下层岗位上面,一直是保持着相当的稳定。

至于说高层岗位,陈元庆对一些人的离开,还是持鼓励态度的。

比如说职级卡在那里,好几年都不动的人。

走了也挺好!

项娜嗤笑了一声:“我看人家是很欢迎我们落户呢!”

陈元庆轻轻的摇了摇头,对于现在这些国内汽车厂商,他真的不怎么看得上眼。

在很长时间里面,就“安心”的搞合资厂。

严重的奋斗精神不足。

后面到了几家纯国产车企崛起,才是算真正将国产汽车的大旗给举了起来。

当然了,现在的情况却又是大为不同,北辰汽车可是拒绝外国车企的主动合资邀请。

搞合资看似好事,实际上是包裹着蜜饯的毒药。

合资车企在自研能力上面将会是受到很大的压制。

就像是,能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还会自己去拼命干活吗?

即使知道这样子不好,但身体会很诚实。

除非是有大毅力。

可这个世界上,就是缺乏拥有大毅力的人。

绝大部分,都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上一阵,没有一个好的反馈,就坚持不下去了。

陈元庆翻看着北辰汽车各个车型的销售量。

销售量最高的车型,是北辰酷米。

北辰酷米自然不只是就一款车型,而是发展出来了好几款车型。

几款车型都是小型车,样式上面有专门针对女性群体的,自然也是有针对男性群体的。

北辰酷米在定价策略上面一直都比较低,很适合作为家庭首辆车。

之前的时候,北辰汽车还生产比北辰酷米价格更多的面包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