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俣:机关算尽偏漏庸(3 / 5)
nbsp; 再者,赵俣也得考虑到长远之计。若真将辽军大量吸纳,待到金国内乱或势微之时,这些曾经的辽军是否会转而成为对抗赵宋王朝的新势力?毕竟,他们心中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对复国的渴望,不会轻易消散。
赵俣不愿为未来的自己埋下隐患,更不愿因一时的仁慈,而将赵宋王朝推向未知的风险。
赵俣深知,人心的微妙与复杂远超乎兵法谋略之上。他虽能预测大局,却难以揣测每一个个体的心思。收编辽军,看似是壮大自身实力的一步妙棋,实则暗藏凶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另外,如果赵宋王朝收编辽军,势必要引起辽国统治者的极度恐慌与愤慨,进而有可能促使他们采取更为极端的措施。
耶律延禧虽昏庸无能,但要是赵俣把他逼急了,他可能会倾尽国力,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包括那些原本对辽国心怀不满的部落与势力,共同对抗赵宋王朝的“侵略”行为。
这样一来,赵宋王朝不仅未能如愿消耗辽金两国的实力,反而可能将自己卷入一场本可避免的战争泥潭之中。
还有,收编辽军之举,也有可能引起金国的高度警觉。金国作为新兴的强权,其野心勃勃,对周边各国皆怀有觊觎之心。若见赵宋王朝实力骤增,定会视为威胁,从而调整战略,提前布局,以应对可能的冲突。
如此一来,赵宋王朝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强大且警惕的敌人,这无疑将大大增加未来战争的难度与不确定性。
所以,赵俣早就写好了剧本,也就是,按兵不动,就支持辽国和金国相互放血,就像历史上,金国支持伪齐跟南宋互相消耗一样。
有人可能会担心,历史上,金人用这招对付南宋,南宋可是越打越强,赵俣用这样的招数,难道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金国跟历史上的南宋一样,越打越强,最后成尾大不掉之势?
赵俣还真不担心。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女真人,也包括其他游牧民族,有一个极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们的人口太少,根本就抗不住长期的战争损耗。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游牧民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依靠其剽悍的武力和骑射之术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但一旦战争陷入持久战,其人口基数小、资源补给困难、后勤保障脆弱等短板便会暴露无遗。
赵俣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计划让辽国与金国持续拉锯,互相消耗,而赵宋王朝则坐山观虎斗,暗中积蓄力量。
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消耗战中,辽金两国的人口劣势将会逐渐显现,他们的战斗力也将随着伤亡的增加而不断削弱。
而赵宋王朝则不同,作为中原大国,赵宋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资源储备。在长期的和平时期,赵宋王朝可以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和军事,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