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1 / 5)
第196章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转眼旬月。
寒气日渐深重,除夕已至。
洛京城内,大街小巷虽仍覆着皑皑白雪,却掩不住满城喜庆,欢度除夕佳节。
城内家家户户,悬彩结灯,门楣新漆,檐下腊味、新煮米饭飘香。
孩童嬉闹着追逐炮竹碎红,商贩走卒们趁着除夕,吆喝声此起彼伏,连寒风都裹着年节的暖意。
城南的薛国公府沉寂多年,此刻却显出新气象。
这座薛国公大宅院,自薛崇虎外放江阴县、江州府为官,已闲置十余载,只余几个老仆守着空落落的庭院。
如今,经过数月修葺,朱漆大门重新描金,檐角铜铃擦得锃亮。
褪色的雕梁画栋重现华彩,连园中枯枝都被家丁们修剪得错落有致。
——只待来年三月春闱过后,这座府邸将迎回它年轻的女主人,薛家大小姐薛玲绮。
不过,眼下她尚未来。
新漆的薛国公府朱门轻启,迎进披着一袭雪裘白衫的少年郎。
江行舟执卷踏入庭院,檐下新挂的绛纱灯,正映着积雪。
薛国公薛崇虎命管家将这座府邸修缮一新,便暂借与他居住此地备考,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状元楼客栈虽好,终究人员嘈杂,抵不过深宅一隅的清净和安宁。
江行舟在这座修葺一新的薛国公府内,静心备考,自然是再好不过。
再唤三五位举人好友,在府内切磋交流备考心得,再惬意不过。
除夕这日,江行舟特意命薛管家,备了一桌宴席和暖锅,邀了众同乡举子聚宴。
铜炉里炭火“噼啪”,顾知勉、李潘,还有狂生黄朝,等数十名青衫举子围坐,都是赴京赶考的异乡客。
他们这些举子,在洛京并无亲眷,也无亲故可投奔,受江行舟之邀,自然是一起聚在薛国公府,过除夕佳节。
有人捧着《六韬》下酒,有人以箸击盏吟诵《诗经》,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窗棂上的冰。
厅堂内烛火煌煌,数十名举子卸下旬月以来,连日苦读的疲态,推杯换盏间,眉宇间尽是难得一见的疏朗。
窗外簌簌落雪,更衬得室内暖意融融。
酒过三巡,李潘忽而拍案起身,酒液晃碎一室灯影,玉杯高举:“诸君!我等背井离乡,聚此洛京。
值此除旧迎新之际,诸兄何不赋诗一首,以记今宵”
“好!”
满座顿时沸腾。
“不错!”
“不如江兄挑头,来一首贺除夕”
有人击箸为节,有人以掌拍案,更有甚者直接研墨铺纸,只待墨香染就新词。
江行舟环视众人,但见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被烛火映得发亮。
他轻扣酒盏,清越之声压住满堂喧嚷:“今夕虽非故乡夜,且将新雪煮春茶。
既然诸位盛情那便却之不恭!
来一副贺岁新词!”
江行舟指尖轻叩案几,忽而展颜一笑:“薛管家,取一副朱砂联纸来。”
老管家闻言疾步而去,不多时捧来一卷洒金红笺。
满座举子屏息凝神,但见江行舟那修长手指执狼毫,蘸浓墨,笔走龙蛇间竟有金石之声——
“《元日》”二字横幅先落,
继而墨痕如游龙腾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最后一笔收锋时,堂外恰有更夫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