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江行舟名声鹊起!朝野震动!(1 / 4)

加入书签

第195章 江行舟名声鹊起!朝野震动!

翌日。

洛京皇城。

六部。

礼部值房内,青铜兽炉吐着缕缕沉香,却驱不散窗缝渗入的寒意。

礼部尚书韦施立负手立于鎏金漏刻前,盯着坠落的银珠在雪光中划出冷冽的轨迹。

左侍郎徐士衡正用麈尾轻扫案上雪沫——昨夜狂风摧折了值房窗棂,今晨仆役还未及修缮。

右侍郎赵温摩挲着怀中暖炉,青瓷炉身上的字迹已磨得发亮。

四司官员屏息立于两侧,因为昨夜前右宰相陆府种种异象,颇有些心不在焉。

礼部司郎中袖中藏着昨夜收到的情报;

祠部司员外郎靴底还粘着太庙阶前的碎雪,官袍下摆扫过地砖上未化的薄霜;

主客司主事眼角余光瞥见窗外,有信使踏雪疾行,腰间露出半截朱漆竹筒。

景阳钟响震落檐上积雪。

临近晌午,礼部尚书韦施立处理完公文,终于放下朱笔,“雪停了!”

满堂朱紫同时抬头,值房梁间悬着的【制礼作乐】的金匾,在雪光映照下忽明忽暗。

“诸位可听说,昨夜前右宰相陆府的消息.江南道江解元送出两份[镇国]诗篇!

一夜双篇镇国.自本朝以来,屈指可数啊!赠送镇国诗篇,更是闻所未闻!”

韦施立淡淡问道。

值房内骤然一静。

铜漏滴水声突然变得极重,一滴、两滴,砸在青砖上似冰锥坠地。

右侍郎赵温指节一颤,暖炉“咔”地撞上案几,炉盖震开,露出里头将熄的银骨炭——宛若霜状。

“大人,此事千真万确!”

右侍郎赵温捋须,一笑道:“一份赠予唐尚书的座师、前右宰相陆老,另一份赠予唐尚书的同门师弟、翰林学士武士奇。

这两份大礼,送得当真妙绝!”

他眼中精光闪动,赞叹道:“陆老寿诞,晚辈以诗文贺寿,既显风雅又不失礼数,无可挑剔;

自古以来,师门、同乡、亲友之间贺寿赠诗,天经地义!

武翰林孤身赴北庭城的大义之举,江解元以诗壮行,更成一段士林佳话。

不仅将礼送出去,更叫人挑不出半点不是。”

赵温轻拍案几,赞叹不已:“江解元不仅才高八斗,这人情世故的功夫,更是拿捏的炉火纯青。

如此人物若入仕途.只怕是平步青云啊!”

刹时间,礼部众人压抑已久的话匣子轰然炸开。

“大人,您可知道,如今坊间百姓们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一名官员拍案惊奇道,“原本武士奇主动请缨赴北庭城,无声无息,朝野上下无人问津。

可如今——

江解元赠诗壮行,闹的洛邑城内,人人皆知!”

他猛地一甩袖,语气激昂:“满城百姓皆在颂扬武士奇大义,前往凶险的北庭城,戍边十载报国!

更盛赞江行舟以[镇国]首本文宝相赠,壮其行色!”

“这分明是再现当年,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千古壮举!”

另一人接话,眼中精光闪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情此景,必当载入我大周史册!”

“如今朝野上下,谁不称赞武士奇忠勇无双谁不叹服江行舟义薄云天”

又一人冷笑,“若此时还有人敢说江行舟行贿主考官亲信,只怕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更妙的是——”

有人压低声音,意味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