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孤愿闻其详。(2 / 3)

加入书签

之侄刘玄意,年轻气盛,好论时政,其家族与侯君集有旧怨,或可借题发挥。”

    “好!此事由你亲自去办,务必隐秘,许以重利!”李泰下令。

    “臣明白。”杜楚客领命,继续道,“其二,需动用市井之力。长安城内,胡商聚居之处,酒肆、旅店、赌坊之中,多有闲汉、浪荡子,消息灵通,传播极快。可遣心腹家人,携金帛暗中联络其中头目,散播流言。”

    “流言内容?”李泰追问。

    “紧扣太子弱点。”杜楚客语速加快。“一,言太子足疾近日加重,心性反复,常于东宫内鞭挞宦官,所谓‘纳谏’不过是强装门面,旧病即将复发。二,重提太子亲近突厥旧事,可编造细节,言其私下仍着胡服,饮酪浆,甚至与滞留长安的突厥降将有秘密往来,有负华夏储君身份。东宫如今门户洞开,已成众矢之的,朝堂和民间的注意力都交集于此,此类流言一出,极易取信于人,且难以追溯源头。”

    李泰听完,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狰狞笑容。

    “妙!此计大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让那跛子尝尝这软刀子的滋味!你即刻去安排,金银用度,随你支取!”

    “是!”杜楚客躬身,“臣即刻去办。只是……陛下若闻此类流言,追查起来?”

    李泰冷笑一声,挥了挥肥胖的手。

    “父皇日理万机,岂会在意市井蜚语?即便闻知,最多命有司查问,那些闲汉滑如泥鳅,如何查得清?即便查到一二,又能如何?难道父皇会为了几句流言,大动干戈,反而坐实了外界对太子猜忌之议?此乃阳谋,父皇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杜楚客点头称是,心中亦觉此计狠辣。

    流言杀人,无形无影,却足以侵蚀太子刚刚建立的些许声望,更能在陛下心中种下更深的刺。

    杜楚客退出书房,匆匆离去。

    李泰独自坐在书房内,烛火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

    他仿佛已经看到,之后的东宫,将是如何的鸡犬不宁,太子的“贤名”又将如何在这些明暗交织的攻击下,一点点瓦解崩坏。

    “李承乾……”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带着刻骨的恨意。

    “看你这次,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次日清晨,寅时刚过,天色未明,长安城各坊门尚未开启,东宫咨政堂内却已灯火通明。

    李承乾端坐于上首案后,尽管右脚踝依旧传来隐痛,但他刻意挺直了腰背。

    案头除了惯常的经史书卷,还多了一叠空白的奏事笺和一支朱笔。

    太子右庶子李百药、伴读许敬宗分坐左右下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