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孤愿闻其详。(1 / 3)

加入书签

    杜楚客回到魏王府时,已是子夜时分。

    府内灯火通明,李泰并未安寝,仍在书房内焦躁地踱步。

    见杜楚客进来,他肥胖的身体立刻转向,小眼睛里射出急切的光。

    “如何?”李泰的声音因急切而有些沙哑。

    杜楚客躬身行礼,神色平静。

    “回禀殿下,臣已见过于志宁。”

    “他应允了?”李泰急忙问道。

    “于志宁未明确应允,亦未拒绝。”杜楚客语调平稳。

    “臣观其神色,内心矛盾极深。其一,他对太子旧怨未消,尤记当年刺客之事,心有余悸。其二,他身为旧臣,对国本有天然维护之心,既盼太子真能改过,又恐其假象误国。其三,其人性情耿介,不擅作伪,即便明日前往东宫,亦多半以规劝、求证为名,行试探之实,恐难如殿下所愿,施以雷霆一击。”

    李泰脸上掠过一丝失望,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案上。

    “这老匹夫!还是这般瞻前顾后!”

    “殿下息怒。”杜楚客冷静分析。

    “于志宁能去,便是成功。其一,他身份特殊,曾为太子师,其言自有分量。其二,只要他开口询问旧事,无论态度如何,皆是在太子伤口上撒盐,足以搅乱东宫方才营造的平静局面。其三,他的出现本身,便是向朝野宣告,太子过往并非无人记得,疑虑依然存在。”

    李泰喘了几口粗气,慢慢冷静下来,小眼睛里重新闪烁起算计的光芒。

    “依你之见,仅靠于志宁这般试探,够么?”

    “远远不够。”杜楚客断然道。

    “于志宁是明棋,是探路的石子。我等需有后手,双管齐下,方能收奇效。”

    “讲!”李泰坐回榻上,身体前倾。

    杜楚客压低声音,条分缕析。

    “其一,需立刻物色另一人选。此人须与魏王府明面无涉,最好是有几分清名、却又急功近利,或与太子素有龃龉的官员。御史台、门下省、甚至国子监中,皆有此类人物。授意其在于志宁之后,或同时发难,言辞务求激烈直接,专攻太子私德及结交非人之事,不必如于志宁般含蓄。要打太子一个措手不及,逼其失态。”

    李泰眼中凶光一闪。“可有具体人选?”

    杜楚客沉吟片刻。

    “监察御史柳奭,其人素以耿直敢言自诩,然性躁急,功名心切,曾因考核之事与东宫属官有过节。或可一试。另,著作佐郎刘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