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草莽登堂,不拘一格(月票800加更!(1 / 4)

加入书签

第340章 草莽登堂,不拘一格(月票800加更!)

杨涟在曹县并未久留,连一顿饭的功夫都未曾耽搁。

并非他不愿与左光斗多叙旧情,实在是左光斗太忙了。

河堤上的夯歌还在震耳欲聋,窝棚里的图纸摊了满满一桌,几个匠人正围着左光斗争执不休,连送他出门时,这位治河能臣的目光还不时瞟向工地,显然心牵工程,片刻也离不得。

杨涟登船回望时,见左光斗已转身扎进了人群,背影在夯土的民夫中并不起眼,却透着一股磐石般的稳劲。

他心中那点因久别重逢又仓促分离的怅然,渐渐被一股暖意取代。

昔日在朝堂上共事的同僚,如今在这黄河岸边找到了真正的归宿,眼中有光,脚下有根,这便足够了。

船缓缓驶离岸边,杨涟凭栏而立,望着曹县的轮廓渐渐远去,不由得感慨万千。

想当初,他们这些东林同仁,跟着韩爌一道反对陛下颁布中旨,言辞激烈,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若是遇上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君主,他们这些人怕是早就在诏狱里断送了性命,哪里还能有今日外放做事的机会

“陛下终究是英明的。”

杨涟低声自语。

这份知遇之恩,他与左光斗都记在心里。

唯有拼尽全力办好差事,才能报答陛下的不杀与重用。

巡视九边的重任在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官船已升起风帆,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启程。

杨涟清点随行人员,目光扫过甲板,却发现少了个关键人物的身影。

他眉头微蹙,沉声问道:“李鸿基呢”

李鸿基,这位在平定闻香教叛乱中居功至伟的年轻人,按陛下旨意,本该随他一同北上,据说陛下还要亲自召见。

此人刚从草莽之中被拔擢,性子野,难管束,杨涟一路上都特意留意着,没成想刚到曹县,竟自己跑没影了。

旁边的随从连忙回话:“回大人,李参将在您下船去见左大人后不久,便也下船了。他说……说想四处走走,看看曹县周遭的百姓如今过得如何了。”

“看百姓”

杨涟闻言,不由得无奈地叹了口气。

想起李鸿基先前在乱军中冲锋陷阵的狠劲,谁能想到这昔日的“反贼头目”,如今竟会关心起百姓生计来

他望着岸边熙熙攘攘的村落,沉吟片刻:“罢了,便等他一等吧。”

只是杨涟没想到,这一等,竟直等到日头西沉,暮色漫过黄河水面。

就在杨涟几乎要派人去寻时,一个身影才从岸边的暮色里钻出来,踩着跳板“噔噔噔”上了船。

正是李鸿基。

他一抬头,便撞见满船人望过来的目光,脸上顿时露出几分憨态,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道:“让大人和诸位久等了。下了船没忍住,走着走着就远了些……”

他搓了搓手,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道:“说起来,这曹县当初闻香教……哦不,那帮乱党闹事的时候,也被搅得鸡犬不宁。亏得左公在这儿镇着,才没闹大,很快就平了。

今日走了几处村落,见百姓都在忙着修堤,家里也囤了些番薯,说起左公,没一个不竖大拇指的,这位左公,是真能为百姓办事的好官啊。”

他说着,忽然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什么事情一般,招呼身后跟来的亲兵:“快,把东西拿来!”

亲兵连忙递上几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油光锃亮的烧鸡,香气顿时在甲板上弥漫开来。

李鸿基拎起一只,往杨涟面前递了递:“这是在下在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