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路遥与小乔老树(1 / 3)

加入书签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专门强调一下,”他接着说道,语气是非常肯定的,显得很有权威性,像个一口气喝完三杯高度优质白酒之后的懂得适度骄傲的中年本地公鸡,也不知道他老人家要在我面前显摆个什么劲,“作家是可以写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奇葩事情的,这个完全没问题,比如蒲松龄老先生就曾经很潇洒地干过这个事,专门写他听到的各种有趣的鬼怪故事,但是像《侯》这种自诩接近于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作者在写那些他根本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时肯定会心虚的,会抓不到要领都,从而就写不到那个点子上去,尤其是其中的很多细节,这个确实不好编造,也编造不出来……”

“嗯,有点道理。”我说,都心疼打这么多字了。

“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碰到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书中要写一位省委书记,这个角色可是非同一般的,可是他平时根本就接触不到这样级别的人物,那该怎么办呢?”他唠唠叨叨地继续说下去,我听着听着渐渐也有了一些10公斤以上的兴趣,其实我也不忍心看着他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

“后来他在文化圈找到了一位女士,”在这个安静如常的秋日夜晚他继续深情地传递着这样的文字信息,只为了心中的女神,虽然我并不敢轻易地担当此任,我也有我的顾虑,“这位女士的父母跟省委书记一家很熟,她给路遥出了一个主意,说,在省委书记一家都外出,只留保姆一个人的时候,路遥可以假装是去找省委书记的,然后趁机溜进去仔细地观察一番。当机会来的时候,这位女士就带着路遥顺利潜入到了书记的家中,因为这位女士是书记家的常客,跟保姆也很熟,路遥也由此在书记家角角落落都观察了一遍,还问到了他们平时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最终给自己的小说找到了最真实的素材。”

“这样啊。”我很自然地感慨道。

“看明白了吗?”我接着说道,“应当承认路遥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作家,对于他不知道的情况绝不瞎编,这是他身上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还是编造了相当多的内容。我说的这个编造不是指故事情节发展方面的编造,而是指在处理生活细节方面,他不得不采取了以想象代替现实的做法……”

“不得已而为之。”我颇显公道地评论道。

“强扭的瓜不甜,在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就是不如水到渠成的事情好。”他又趁机说教道。

“是的,凡事不可勉强。”我不急不缓地附和道。

“我觉得作家最忌讳写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该写,因为那样往往会自取其辱,自甘堕落,这就是我不怎么喜欢《平凡的世界》的后半部分的根本原因。”他如实地说道,估计也知道这番话肯定会有人不喜欢听的。

在没外人的时候,他怕过谁呀?

除了我之外,呵呵。

“那只是你的看法,根本就成不了气候。”我出其不意地说道,又存心往他头上浇了一盆凉水,好让他赶紧醒醒脑。

“没错,仅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他勇敢地回应道。

“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孩子,关键时刻总是知道及时回头,而且改正得也很诚恳。”我心说,不假思索地,然后就会心地笑了。

这个时候,我就不能再说他什么了。

“知道就好。”我再次肯定道。

“林达,路遥的妻子,你知道吗?”他问,不知悔改。

“略知一二。”我谨慎地说道。

“在路遥的追悼会上,林达献了一副挽联。”他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真的。

“挽联上是怎么说的?”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