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索性我们一块揭(1 / 3)

加入书签

“对呀,这就是人家获奖的根本原因所在,不是吗?”我在仔细地看了他发过来的一长段文字之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小小地窃喜一下,有时候我还是非常善于归纳和总结的。

“当然是了,就是,正是,绝对是!”他赌气道。

我在不经意间抢了他的风头,尽管我们是私聊,没有外人。

其实,有一种意志叫妇女的意志,他不该违背的。

“怎么,你不服气?”我挑逗道。

“我有什么不服气的?”他生气地说道。

“你就是不服气。”我故意气他道。

“也许,有点吧,就像你说的。”他道,开始服软了。

“你是不是觉得,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看似普普通通的卖点,看起来也不是多深刻,多尖锐,多稀罕,到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来,只要那个人不憨不傻,差不多也能认识到这个非常肤浅和平庸的问题,靠着它居然也能获得万众瞩目的茅盾文学奖,真是严重地拉低了茅奖的定位水准,对吗?”我用心嘲弄道,也不打算给他留面子了。

“如你所说。”他顺口说道,开始有点不耐烦了。

“有这一点就很不简单了。”我故作轻松地说道。

“没错,说多了,就发表不了了。”他冷笑道,寒气逼人。

“而且,”他随即又急切切地补充道,现在要是不让他继续说下去的话,估计能把他给活活地憋死,就像历史上据说被诸葛亮气死的那个青年才俊周瑜同学,“周少将这个人很聪明,把故事的核心范围定位在村主任这个级别上,连乡镇的事都没正儿八经地提及,这就足够安全了。不得不说,他这样做是非常明智的。”

“少将,当然智商超群,情商极高了。”我心说。

“哼,以小喻大呗。”我轻飘飘地说道。

这话比晚风还要轻,连一点重量都没有。恰恰如此,方才显得我比他的悟性要略高一些。自视过高,是种可恶的通病,我一不小心也犯了。所以,平常我也不应该肆意地嘲笑他,看不起他,看不清他,看不懂他,觉得他说话不怎么靠谱,有点逞能。

“你以为怎么着啊?”我继而又刺激他道。

“切,我还能以为怎么着啊?”他极速反击道。

这个异常可笑的阵势不禁让我想起当年央视主持人董倩采访当年明月时其中偶然出现的一小段对话,双方你来我往的,说着说着就互相反问起来了,大家看着好不热闹啊。好在当年明月同学并没和董倩同学继续计较下去,要不然的话下边可有好看的了。不过这个事说起来也不能怪董倩,她毕竟是一位非常专业的主持人,对于观众最关心的问题她当然有必要去刨根问底了,为了这个目的哪怕是放弃个人的尊严和修养也在所不惜。所以,我非常理解陈鲁豫在采访别人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一些有趣现象了,即她看起来就像个十足的傻子。

她傻吗?

一点都不。

董倩也是。

那时那刻,聪明的当年明月很快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于是他随后就顺着董倩的话说下去了。你成就我,我也成就你,这才是最好的互动和结局。高人都是互相成就的。若是互相踩踏,互相拆台,互相使绊子,谁也成不了人中龙凤,无论你个人有多厉害。

“所以,茅奖那帮评委,精着呢,不是吗?”我道。

“不精也到不了那个层次啊。”他非常粗鄙地说道。

这就非常无趣了,犹如精彩的魔术被揭穿了,没意思。

“啊,我听出来了,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中,一开始旷开田就是先前的詹石蹬,詹石蹬就是后来的旷开田,到后来旷开田就是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