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贤士君子(3 / 6)
该也没有人仿造,这幅画关灯看上去效果好一点。”
柯莱蒂点头同意。
赫利尔斯关上灯坐到桌上看画,他有些高兴,因为他原以为这是一个冷门,知道的人不多,当他谈起一些东西时,即使是和好友在一起,也曾因为他们不了解而陷入无法说下去得转移话题的无奈。第一次在伊戈尔家看到这幅画时,只能自己欣赏,今天却有个人可以一起讨论。
赫利尔斯看着画中的森林,“我觉得韦克之所以名气不大是因为死得太早,不然会有时间给他作为。”
“我也这么觉得,他画的森林是家乡枫丹白露的森林。”
“怎么看出来的?”赫利尔斯很感兴趣,他不知道这个。
柯莱蒂偏头想想。“猜的,他的家乡是枫丹白露,然后,虽然单纯的一片森林,在画上展现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还是树啊小路偶尔还有动物,但是画家创作总要有灵感和情怀,看作品时会感受到的。韦克对着家乡的森林创作时就会有对着......比如说我们中国大兴安岭的森林画画时的不同情怀,把自己带入一下他的这种情怀,会很有同感。”
“家乡,”赫利尔斯看着画,天空有圆月,画中的阳台地板上洒有月光。“所以观众知道创作背景,再看这幅画会有思乡的感觉......因为,月光吗?”
“反正我有,中国文化里月亮有思故乡的象征意义。”
“我背过几首古诗。”赫利尔斯一直都在说中文,“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不错哦。”即使这对柯莱蒂来说是小学课本里的。她在谛青山接受教育,小学文化课上除了用改编自社会学校的教材,也学宋词和元曲的基本知识。
“但我看见这画没什么情绪。”赫利尔斯认真的说,想感受一下柯莱蒂说的思乡感觉。
男生看着画,女生看着他,问:“你是利兹人?”
“嗯,小时候住在伦敦,爷爷奶奶在伦敦,后来和他们一起在巴黎住过两年,有一段时间还在斯特拉福德生活。”男生回答的内容很丰富,直接把经历简单说了一遍。
“莎爷的故乡。”
“莎士比亚?”
“对,别人叫他莎翁,我喜欢叫他莎爷爷。”
“你家在哪儿?”男生忽然想知道这个。
“悉尼奥乐比路42号。”柯莱蒂回答。
“找......找皮·谢尔曼?”赫利尔斯顺理成章的就接上了,这两个人都熟记皮克斯电影《寻找尼莫》里的那个被有健忘症的多莉念了好几遍的地名。
“哈哈,我家在中国啊。”
“中国那么大,在英国从南到北坐火车十个小时就够了。”
“我南方人。”
赫利尔斯想了想,“广东?海南?福建?云西?”
“哪有云西,有个云南。”
“你云南人?”
“慢慢猜吧。”
赫利尔斯转过头去看看画中的月亮和月下的森林,“喜欢看月亮吗?”
“还好,”李山泽轻轻皱了一下眉,想着这是不是一个奇怪的问题,而回答是否太笼统,她接着说:“夏天,或者秋天晚上的时候看月亮,有风的话会有一些凉,会想很多东西,童年呐什么的,如果还闻到植物的味道就好了,那感觉令人安心舒服,你想想也许你小时候,很多事都不懂也没什么忧虑,就在同样的环境下抬头看月亮,时隔好多年以后又这样看着月亮,这月亮还是没有变,但中间已经过了好多年。”
赫利尔斯想了想,“你现在看画有没有想起家乡,或者童年什么的?”
“一说就想到了啊,不过一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