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1章 天墓无极(136)(2 / 9)
间,符文突然亮起,发出蓝色的光芒,石门发出“轰隆”的闷响,缓缓向两侧打开。石门后面是一条通往山体内部的通道,通道内凉爽干燥,墙壁上镶嵌着发光的贝壳,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队员们沿着通道前进,通道尽头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溶洞中央有一个圆形的水池,水池中盛满了淡蓝色的液体,与神脉液极为相似,但颜色更浅,散发着淡淡的海腥味。水池周围的石壁上,绘制着精美的壁画,记录着昆仑先民渡海来到黑礁岛、建立据点、与海洋共生的场景。
“这是‘海脉液’!”李教授激动地说,他小心翼翼地从水池中取出少量液体,装入密封容器,“古卷中提到过‘海脉’,是昆仑神脉系统在海洋中的延伸,海脉液就是海脉的能量载体,与陆地上的神脉液相互补充,共同维持地球的地质平衡。”
张岚用检测设备对海脉液进行分析,发现其分子结构与神脉液相似,但含有一种独特的“海洋微量元素”,这种元素能增强能量的稳定性,使海脉的能量传输范围更远。“如果能将海脉液与神脉液混合,就能进一步优化神脉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甚至能影响全球的地质稳定。”
队员们继续在溶洞内勘察,发现水池中央有一座石坛,石坛上摆放着一个青铜匣子,匣子上刻着与壁画相同的图案。冷锋小心翼翼地打开匣子,里面存放着一卷用兽皮制成的古卷,古卷上用朱砂绘制着一幅完整的“全球海脉分布图”,标注着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十八处海脉节点,黑礁岛正是其中之一。
“这太不可思议了!”李教授捧着古卷,手都在微微颤抖,“昆仑先民不仅掌握了陆地上的神脉系统,还发现了海洋中的海脉,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球的能量网络,这对研究古代文明的科技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就在队员们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时,溶洞突然剧烈摇晃,顶部的岩石开始坠落,水池中的海脉液泛起巨大的涟漪。“不好!海底发生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地质学家大喊,所有人立刻向通道口撤离。
当队员们冲出石门时,远处的海面上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海浪,正在快速向岛屿逼近。“立刻返回科考船!”冷锋大喊,队员们沿着丛林中的小路快速向浅滩跑去,沿途的树木不断倒塌,石块从山坡上滚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抵达浅滩后,队员们迅速登上冲锋舟,向科考船驶去。此时,海啸已经抵达岛屿附近,巨大的海浪将冲锋舟掀得上下颠簸,队员们紧紧抓住船舷,与海浪展开殊死搏斗。经过半小时的艰难航行,冲锋舟终于抵达科考船,队员们被拉上甲板,安全脱险。
站在科考船的甲板上,队员们看着黑礁岛被海啸淹没,心中满是感慨。虽然黑礁岛的核心区域可能已经被摧毁,但他们成功获取了海脉液样本和全球海脉分布图,为研究全球神脉-海脉系统提供了关键线索。
返回基地后,队员们立刻对海脉液样本进行深入研究,与神脉液混合后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混合后的液体能量稳定性大幅提升,传输范围扩大了三倍,能够有效调节全球的地质能量,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得知这一重大发现后,立刻召开全球会议,成立了“全球神脉-海脉保护联盟”,由中国牵头,联合各国的科研机构和文物保护组织,共同开展全球海脉节点的勘察和保护工作。冷锋和他的队员们被任命为联盟的核心成员,负责协调全球范围内的探索和保护行动。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冷锋带领队员们先后前往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脉节点,进行勘察和保护。他们在大西洋的一座无人岛上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海脉核心区域,获取了大量的海脉液样本;在印度洋的一处海底峡谷中,发现了昆仑先民建造的水下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