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0章 天墓无极(55)(4 / 8)
外的夜色,心里满是期待。玩古玩的乐趣,不仅在于遇到珍贵的老物件,更在于把鉴别知识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少走弯路,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明天的老钟表鉴定,下周的老邮票鉴别,还有更多未知的老物件在等着他——这就是林舟的日常,平凡却充实,在鉴宝和科普中,传承着古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天下午两点,林舟准时打开直播,桌上已经摆好了那只等待鉴定的民国西门子座钟——是网友“小李”一早送过来的,黄铜底座,玻璃罩有些磨损,钟面上的罗马数字还清晰,指针停在三点十分的位置。
“各位看这只座钟,”林舟把手机镜头对准座钟,调整到最佳角度,“首先判断是不是民国时期的德国西门子产品。先看底座的品牌标志,”他用放大镜凑近底座侧面,“这里有个小小的‘Siens’钢印,字体是民国时期的‘花体字’,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钢印边缘有轻微的氧化痕迹,这是老物件的特征。如果是现代仿品,钢印字体是印刷体,边缘很光滑,没有氧化。”
他又打开座钟的后盖,露出里面的黄铜机芯,齿轮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机油痕迹:“再看机芯,民国西门子座钟的机芯是‘黄铜手工打磨’的,齿轮边缘有细微的手工痕迹,比如这个齿轮的齿尖,不是完全规整的;现代仿品的机芯是机器压制的,齿轮边缘特别光滑,甚至能看到机器加工的纹路。另外,老机芯里的机油是‘矿物油’,时间长了会变成淡黄色,有淡淡的煤油味;仿品用的是‘合成机油’,颜色很淡,没有味道。”
弹幕里立刻热闹起来,小李在评论区留言:“林哥,这钟是我爷爷当年在上海买的,说花了半个月工资,现在还能走吗?”
“能不能走得看机芯有没有损坏,”林舟用小镊子轻轻拨动齿轮,“齿轮能灵活转动,没有卡顿,应该没问题。不过得清理一下机油,加新的矿物油,不然时间长了会磨损齿轮。我教大家怎么保养老座钟:第一,别放在潮湿的地方,机芯容易生锈;第二,每月上一次发条,别上太满,上到八成即可;第三,玻璃罩要定期擦,用软布蘸温水,别用清洁剂,会腐蚀玻璃。”
正说着,店门被推开,老周领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走进来,手里抱着个牛皮纸文件夹。“林老弟,这是张老师,专门收藏民国邮票的,听说你懂邮票鉴定,想让你帮忙看看这批票。”
张老师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沓用塑料护邮袋装好的邮票,有“孙中山像”“帆船票”,还有几张红色的“印花税票”。“各位,咱们正好聊聊民国邮票的鉴别,”林舟把手机镜头转向邮票,“先看最常见的‘帆船票’,民国元年发行的,真品的纸张是‘道林纸’,颜色偏黄,透光看能看到细小的纤维;仿品用的是现代复印纸,颜色很白,纤维很细。再看印刷工艺,真品是‘凸版印刷’,用手摸邮票上的文字,会有轻微的凸起感;仿品是平版印刷,摸上去是平的,没有凸起。”
他拿起一张“孙中山像”邮票,用放大镜仔细看:“你们看邮票的‘齿孔’,民国邮票的齿孔是手工打的,孔径不均匀,有的地方齿孔会有轻微的粘连;现代仿品是机器打的,齿孔特别规整,孔径大小一致。这张‘孙中山像’是真品,民国三年发行的,保存完好,市场价大概在五百左右。”
张老师点点头,又拿出一张红色的印花税票:“林老师,这张票我拿不准,有人说是民国的,有人说是现代仿的。”
“这是民国‘长城图’印花税票,”林舟接过邮票,“鉴别重点看颜色,真品的红色是‘矿物红’,颜色深沉,时间长了会有轻微的褪色,而且褪色不均匀;仿品是‘化学红’,颜色很鲜艳,褪色均匀,甚至会掉色。你看这张票的红色,边缘有轻微的褪色,而且颜色深沉,是真品,民国十年发行的,现在很少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