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7章 天墓无极(52)(1 / 9)
一周后的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陈砚就被闹钟叫醒。按照约定,今天要和老周去郊区的王家村收货——老周的远房表哥王大爷家有座老宅子要翻新,里面留着不少祖辈传下来的老家具,想找懂行的人看看,合适就卖掉。
陈砚迅速洗漱完毕,把强光手电、卷尺、放大镜塞进双肩包,还特意带上了一块小磁铁——鉴别老红木和仿品常用,老红木不含铁,磁铁吸不上,而有些仿品会掺铁屑增重。他打开手机,粉丝群里已经炸开了锅,“老顽童”凌晨四点就发了条消息:“砚哥起了没?我已经搬好小板凳等直播了!”后面跟着一串期待的表情包。陈砚回复:“马上出发,路上开播,带大家看农村收货的日常!”
六点整,老周开着一辆旧面包车准时到楼下。“砚哥,王大爷家离这有两个小时车程,咱们得快点,别让人家等急了。”老周一边帮陈砚搬东西,一边说,“我表哥说了,家里有个老衣柜、一张八仙桌,还有两把太师椅,都是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具体年代他也不清楚,就知道放家里几十年了。”
陈砚点点头,上车后立刻打开手机支架,调整好镜头。直播间瞬间涌入五千多人,弹幕像潮水一样刷起来。
“砚哥早!农村收货听起来就有意思!”
“老家具要看什么啊?是不是红木的最值钱?”
“我爷爷家也有个老衣柜,跟王大爷家的会不会一样?”
“各位早,现在刚出发,大概两个小时到王家村。”陈砚对着镜头笑了笑,“农村收货跟潘家园不一样,这里的老物件大多是祖传的,没经过太多转手,容易捡到漏,但也得注意,很多老家具可能有修复痕迹,得仔细看。”他拿起小磁铁,对着镜头演示,“比如鉴别老红木,就可以用这个——老红木密度高,不含铁,磁铁吸不上;要是仿品,比如用其他木材掺铁屑做的,磁铁一吸就知道了。”
弹幕里立刻有人留言:“学到了!我回家也试试我家的老桌子!”
“砚哥太贴心了,每次都教实用技巧!”
“老周开车稳点,别让砚哥晃到镜头!”
老周在前面听着,笑着说:“放心,我开了十几年车了,稳得很!”
路上,陈砚跟网友聊起老家具的鉴定要点:“看老家具,首先看材质,常见的有红木、紫檀、黄花梨、榉木,其中黄花梨和紫檀最值钱,但很少见;然后看工艺,比如雕工,清代的雕工大多繁复,民国的相对简单;还要看榫卯结构,老家具都是榫卯连接,没有钉子,要是有钉子,大概率是后修的;最后看包浆,老家具的包浆是自然形成的,摸上去温润,新做旧的包浆发涩,不均匀。”
两个小时后,面包车终于开到了王家村。村子不大,路边种着一排排白杨树,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庄稼的清香。王大爷已经在村口等着了,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根拐杖,见到陈砚和老周,热情地迎上来:“来了啊!快跟我回家,东西都在老屋里呢!”
陈砚跟着王大爷往村里走,一边走一边直播:“各位看,这就是王家村,环境特别好,老宅子应该有几十年了,这种地方的老物件,保存得一般都不错。”
王大爷的老宅子在村子深处,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枝繁叶茂。“就是这屋了,”王大爷推开一扇木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响声,“家具都在里屋,好几年没动过了,有点脏,你们别嫌弃。”
里屋光线有点暗,陈砚打开强光手电,照亮了房间。房间角落里,放着一个高大的老衣柜,旁边是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靠在墙边,上面盖着一块蓝色的粗布。
“先看这个衣柜吧,”陈砚走过去,掀开粗布,一个暗红色的老衣柜露了出来。衣柜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