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6章 天墓无极(51)(1 / 11)

加入书签

晚上八点整,陈砚准时坐在工作室的红木桌前,打开手机支架,屏幕上“砚哥鉴宝”的直播间瞬间涌入不少人。他穿着一件简单的卡其色衬衫,桌上摆着放大镜、强光手电和几样常用的鉴定工具,身后的博古架上错落放着几件他之前捡漏的小精品——民国的粉彩小碟、清代的铜镇纸,还有一块品相不错的和田玉籽料。

“晚上好啊各位,刚吃完晚饭,碗还没洗就来开播了。”陈砚对着镜头笑了笑,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划,“看到不少老熟人,‘老顽童’大哥来了?‘小桃爱收藏’今天没加班?”

弹幕立刻刷了起来。

“砚哥今晚先鉴啥?我昨天刚收了个瓷碗,等着您看呢!”

“老规矩,先抽一波免费鉴定名额呗!”

“砚哥,我爸有个老怀表,说是我爷爷传下来的,能看看不?”

陈砚喝了口热茶,点头道:“免费鉴定名额肯定有,不过咱们先热热身,谁先把藏品图发在粉丝群里,我挑第一个来看。注意啊,得拍清楚细节,底款、釉面、有没有瑕疵都得拍,模糊的不算。”

话音刚落,粉丝群里就炸了锅。陈砚刷新了一下,点开第一个发来图片的网友——网名叫“隔壁老王爱养花”,发的是一个青花碗的照片,碗身画着缠枝莲纹,底款写着“大清乾隆年制”。

“老王这碗,先看釉面。”陈砚把手机架近了些,指着屏幕,“你们看这青花的发色,乾隆时期的青花大多浓艳,但这个颜色偏灰,而且釉面太亮,是典型的现代仿品做旧的光泽。再看底款,‘乾隆年制’的‘隆’字,右边的‘生’字笔画太生硬,没有老款的圆润感。还有碗底的圈足,老碗的圈足打磨得很光滑,这个有明显的机器打磨痕迹。结论:现代仿品,价值不超过两百块,摆着看还行,别当老的收藏。”

弹幕立刻热闹起来。

“果然是砚哥,一眼就看出来了!老王你别伤心,下次收东西先问问砚哥!”

“我就说这碗不对劲,釉面太假了,砚哥说得对!”

“老王:刚花五百买的,心碎了……”

陈砚笑着安慰:“没事老王,玩收藏哪有不打眼的,下次多看看我直播,学点知识点再下手。咱们再看第二个,‘小桃爱收藏’发的和田玉镯。”

小桃发的玉镯照片很清晰,白润的镯身里有几缕淡淡的棉絮,还有一丝浅褐色的沁色。“这镯子先看玉质,”陈砚拿起桌上的手电,对着镜头演示,“和田玉的棉絮是自然形成的,这个镯子的棉絮分布均匀,没有人工造假的痕迹。再看沁色,是‘糖沁’,颜色从浅到深过渡自然,不是染色的——染色的沁色会浮在表面,这个能看到沁色渗进玉质里。不过雕工是现代的,镯身很光滑,没有老工的痕迹。综合来看,是和田玉青海料的镯子,玉质不错,没有裂纹,市场价值大概在中千左右,算是个不错的日常佩戴件。”

小桃立刻在弹幕里回复:“谢谢砚哥!之前有人说这是老玉,能卖几万,我差点就信了!还好没卖!”

“别信那些漫天要价的,”陈砚提醒,“现在很多商家就欺负新手不懂,把新玉当老玉卖。咱们玩收藏,首先得搞清楚‘新老’和‘好坏’,新的不一定不好,老的也不一定值钱,得看品质。”

正说着,陈砚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老周发来的微信——老周是他在古玩城认识的朋友,开了家小铺子,经常给他通风报信。微信内容很简单:“潘家园东门,李哥摊位,有个铜炉,看着像老的,他自己不懂,要价三千,速来。”

陈砚眼睛一亮,对着镜头说:“各位,刚收到线报,潘家园有个可能的漏,我现在过去,咱们现场直播捡漏,怎么样?想看的扣1!”

弹幕瞬间被“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