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3章 天墓无极(48)(2 / 8)

加入书签

代书法的活化石!”李墨激动地说,“碑上的文字比现存的《泰山刻石》还要完整,对研究秦代‘书同文’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凑近细看,碑的底部还有一行小字,刻着“甲骨藏殷墟,商鼎显文脉”,显然是指向下一步的秘藏地——河南安阳殷墟。

就在我们准备将篆书碑转移到安全地方时,石室的入口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暗门被人从外面封死,头顶的石块开始掉落。“是走私团伙!”王警官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他们劫持了博物馆的保安,现在正在冲击暗门,你们尽快从其他出口撤离!”

青禾立刻用青铜钥匙在墙壁上敲击,寻找隐藏的出口。周明远则仔细观察石室的结构,突然指着一处墙壁:“那里的石砖颜色不一样,应该是逃生通道!”我们合力推开石砖,果然露出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内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像是通往博物馆的地下库房。

我们沿着通道快步前行,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偶尔能看到历代碑刻的残片,显然是当年修建碑林时留下的。走到通道尽头,眼前出现一扇铁门,门后传来走私团伙的交谈声:“快点,老板说必须拿到秦代篆书碑,不然咱们都没好果子吃!”

青禾示意我们躲在门后,她悄悄打开一条门缝,看到五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正举着枪,对着铁门。“他们有枪,硬拼不行,”青禾压低声音,“我有办法引开他们,你们趁机从库房的后门出去。”她从背包里取出之前在龙泉窑得到的瓷片,用力扔向通道的另一侧,瓷片落地的声音吸引了走私团伙的注意。

“谁在那里?”一个瘦高个的走私犯举着枪走过去,青禾趁机冲出铁门,用青铜钥匙打掉他手中的枪。其他走私犯见状立刻围上来,王承彦和周明远也冲出去帮忙,王承彦用竹笔当作武器,精准地戳向一个走私犯的手腕;周明远则用瓷制笔洗砸中另一个走私犯的膝盖。

我和陈九爷、李墨趁机冲向库房的后门,刚打开门,就看到王警官带领的警员已经赶到,正在与外面的走私团伙对峙。“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投降!”王警官喊道。走私团伙见势不妙,想要反抗,却被警员一一制服。

清理现场时,我们在走私团伙的背包里发现了一张加密地图,破译后发现,他们的目标不仅是秦代篆书碑,还有殷墟的甲骨和商鼎,背后的老板竟是一个国际文物走私组织的头目,代号“幽灵”。“这个‘幽灵’一直在暗中收集华夏文明的重要文物,之前的寻古会很可能就是受他操控,”王警官严肃地说,“我们必须尽快赶到殷墟,阻止他们抢夺甲骨和商鼎。”

我们将秦代篆书碑交给碑林博物馆,李墨送给我们一套《秦代篆书拓片集》:“这些拓片上的秦篆都经过专业校对,对你们解读殷墟的甲骨文字会有帮助。殷墟的甲骨是华夏文明的早期文字载体,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离开碑林前,王承彦用兰亭墨在竹笔上写下“书同文,文脉传”六个字:“这支笔现在不仅能吸附墨汁,还能感应到古文字的能量,到了殷墟,或许能帮你们找到甲骨秘藏。”我们握着竹笔和拓片集,站在碑林的“石台孝经”碑前,看着碑上的文字,心中明白,文字是华夏文明的根脉,从秦代的篆书到商代的甲骨文,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

我们驱车前往河南安阳殷墟,沿途的农田里偶尔能看到商代遗址的标识,提醒着我们这里曾是殷商王朝的都城。抵达殷墟时,正值午后,阳光洒在殷墟博物馆的屋顶上,泛着金色的光泽。负责殷墟考古的张教授早已在门口等候,他手里拿着一块甲骨残片:“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昨天在殷墟的‘Yh127甲骨窖穴’附近发现了新的遗迹,探测到不明身份的人在遗址周围徘徊,像是在寻找什么。”

我们跟着张教授来到Yh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