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2章 天墓无极(47)(5 / 9)

加入书签

,发现了一块刻有‘哥弟合璧’字样的瓷片,应该就是兽骨册上提到的合璧瓷的残片。”

跟着林所长来到遗址现场,一处刚清理出的窑坑内,散落着不少龙泉窑的瓷片,其中一块较大的残片上,果然有“哥弟合璧”四个字,残片的一半是哥窑的冰裂纹,一半是弟窑的粉青釉,两种工艺拼接得严丝合缝。“这应该是合璧瓷的底部,”周老拿起残片,对着阳光观察,“釉色温润,开片自然,是明代仿宋的精品,但不是原件。”

为了找到合璧瓷原件,周老用瓷脉罗盘在遗址内探测,当罗盘指向一处名为“龙窑坪”的山坡时,盘面泛起蓝光。我们顺着方向挖掘,挖到地下两米深时,终于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匣钵,匣钵内躺着一件高约三十厘米的瓷瓶——瓶身一半是哥窑的金丝铁线纹,一半是弟窑的梅子青釉,瓶颈处刻着“大宋淳熙年制”的款识,正是我们要找的哥弟窑合璧瓷!

“太完美了!”周老激动得声音发颤,“你看这两种釉色的衔接处,没有丝毫瑕疵,说明当年的工匠已经完全掌握了哥弟窑的工艺精髓。这件瓷器不仅是文物,更是中国制瓷史上的‘工艺丰碑’。”

就在我们准备将合璧瓷运回文保所时,林所长突然接到电话,语气变得急促:“不好!寻古会的人袭击了文保所的仓库,抢走了之前清理出的龙泉窑瓷片!”

我们立刻赶回文保所,仓库的铁门被撬开,地上散落着破碎的展柜玻璃,几名工作人员正焦急地清点损失。“他们还留下了一张纸条,”林所长递过纸条,上面写着:“想要瓷片,用合璧瓷来换,地点在明天午时,龙泉溪畔的古码头。”

“这是调虎离山计!”陈九爷皱起眉头,“他们抢瓷片是假,想要合璧瓷才是真。”周老思索片刻,突然说:“我有办法。我们可以用仿品假装合璧瓷,趁机将他们一网打尽。我这就回作坊,用最快的速度仿制一件。”

周老连夜赶制仿品,他凭着多年的制瓷经验,将哥窑的开片和弟窑的釉色模仿得惟妙惟肖,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真伪。第二天午时,我们带着仿品来到古码头,寻古会的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为首的正是之前逃脱的刀疤脸,他的身边还多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一个金属探测器。

“把合璧瓷扔过来!”刀疤脸喊道,探测器对准我们的方向。我将仿品瓷瓶扔过去,刀疤脸接过瓶子,中年人立刻用探测器检测,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是真的!带走!”

就在他们转身要走时,王警官带领的警员从码头两侧冲出,青禾和周老也同时上前,周老手中的瓷片精准地砸中中年人手中的探测器,青禾则用青铜钥匙制服了刀疤脸。这一次,寻古会的核心成员全部落网,再也没有逃脱的机会。

清理寻古会的据点时,我们在他们的背包里发现了一本加密笔记本,破译后发现,他们的最终目标是集齐“华夏九秘”——我们之前找到的良渚神琮、敦煌定风珠、宋瓷母范等,都在九秘之列。笔记本的最后一页,画着一幅“九秘归位图”,图的中央是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标注着“文明核心所在地”。

“看来寻古会的阴谋是想用九秘的能量激活文明核心,掌控华夏文明的脉络,”王警官看着笔记本,脸色凝重,“幸好我们及时阻止了他们,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周老将寻回的瓷片和仿品交给文保所,他看着手中的合璧瓷原件,感慨道:“景德镇的瓷、龙泉的釉,都是华夏文明的血肉。以后我们不仅要守护这些宝贝,更要把制瓷的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瓷器里藏着千年的智慧。”

离开龙泉前,林所长送给我们一套《龙泉窑图谱》,上面记录了从宋代到明代的龙泉窑工艺变迁。我们握着图谱,站在龙泉溪畔,看着溪水倒映着远处的窑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