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2章 天墓无极(47)(1 / 9)
塔尔寺的晨钟在山谷间回荡时,我们握着洛桑师傅赠予的汉藏双文佛珠,正准备启程前往下一处线索地。手中的兽骨册突然剧烈震动,文明脉络图上原本清晰的光带竟开始扭曲,最后汇聚成一个从未见过的红点,标注着“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旁边还浮现出一行陌生的小字:“千年佛窟,秘藏异动,需寻‘守窟人’共解。”
陈九爷皱起眉头,指尖在兽骨册上轻轻摩挲:“麦积山石窟以泥塑闻名,我早年曾去过一次,没听说有什么特殊秘藏。这‘守窟人’又是何方神圣?”话音刚落,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发信人备注是“守窟人青禾”,内容只有一句话:“麦积山133号窟,申时见,带齐所有秘藏信物。”
我们立刻调整行程,驱车前往天水麦积山。抵达时正值午后,阳光穿过石窟群的缝隙,在岩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133号窟位于西崖中部,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型洞窟,洞口被藤蔓半掩,隐约能看到里面的泥塑佛像。我们刚走到洞口,一个穿着青色布衣、扎着马尾辫的姑娘从洞窟内走出,她手中握着一把青铜钥匙,眼神锐利却带着温和:“我是青禾,麦积山第37代守窟人。你们终于来了。”
青禾领着我们走进洞窟,洞内光线昏暗,中央的佛坛上供奉着一尊唐代的泥塑菩萨像,菩萨像的衣纹细腻流畅,神态庄严祥和。“这尊菩萨像看似普通,实则藏着麦积山的‘镇窟之宝’,”青禾走到佛坛旁,轻轻推动菩萨像的底座,佛坛侧面竟缓缓打开一道暗门,“但三天前,暗门突然自行开启,里面的‘佛眼琉璃’不见了,只留下这个。”
暗门内的石台上,放着一枚刻着奇特纹路的黑色令牌,纹路与我们在寻古会成员身上见过的标记极为相似。“是寻古会的人!”王警官立刻警觉起来,“他们之前抢夺过楼兰玉髓和清代天文图,现在又盯上了麦积山的秘藏,肯定没安好心。”
青禾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守窟人手记》:“手记里记载,佛眼琉璃能感知华夏文明的脉络,一旦遗失,各地秘藏的能量都会紊乱,甚至可能引发文物损坏。而且,佛眼琉璃与你们手中的兽骨册、听水铃是同源之物,只有将它们结合,才能找到琉璃的下落。”
我们按照青禾的指引,将兽骨册、听水铃、玉片等信物围绕着黑色令牌摆放。当最后一件信物——郑成功手札的复刻本放上时,所有信物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黑色令牌上的纹路开始发光,投射出一幅动态的地图,地图上一个红点正朝着陕西西安的方向移动。“寻古会的人要去西安!”秦越指着地图,“他们可能想利用佛眼琉璃的能量,打开秦始皇陵的某个隐秘区域!”
青禾脸色凝重:“秦始皇陵藏着华夏文明的重要能量节点,一旦被寻古会破坏,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尽快赶到西安,阻止他们。”
我们连夜驱车前往西安,青禾一路上向我们讲述守窟人的使命:“自唐代起,守窟人就负责守护麦积山的秘藏,同时监视可能威胁华夏文明的势力。寻古会早在十年前就曾试图盗取佛眼琉璃,这次他们卷土重来,肯定有更大的阴谋。”
抵达西安时,天刚蒙蒙亮。我们直奔秦始皇陵博物院,联系了院长赵教授。赵教授听闻情况后,立刻带领我们前往秦陵西侧的一处未开放区域:“根据最新的勘探数据,这里有一条通往地宫的隐秘通道,寻古会的人很可能从这里进入。”
青禾取出青铜钥匙,插入通道入口的一处凹槽,通道门缓缓打开。我们沿着陡峭的石阶往下走,通道内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墙壁上的火把在风中摇曳,投下诡异的影子。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方突然传来脚步声,还有金属碰撞的声响。
“他们在前面!”王警官示意我们放慢脚步,悄悄绕到前方的拐角处。只见五个穿着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