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0章 天墓无极(45)(3 / 10)
告人的目的。幸好我们及时阻止,才没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将古籍归还给李守义后,我们又在李氏故居待了几天,协助李守义整理藏书阁里的古籍。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本明代的手稿,上面记载着“北京中轴线”的秘密——北京的中轴线,不仅是城市的几何中心线,还与天文星象、阴阳五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古代工匠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华夏文明“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北京中轴线的秘密,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教授看着手稿,感慨地说,“我们应该好好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离开李氏故居时,李守义送给我们一本装订精美的古籍,上面记录着许多关于北京老建筑的故事:“希望你们能继续守护这些文化遗产,让华夏文明的火种永远传承下去。”
我们拿着古籍,站在国子监街的牌楼前,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心里充满了感慨。从敦煌的莫高窟到西藏的大昭寺,从楼兰古城到河南殷墟,再到北京的胡同和宫殿,我们走过了大半个中国,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华夏文明的秘密。这些秘密,不仅藏在宏伟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里,更藏在每一条小巷、每一座老院子,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北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时,我的手机又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这次的彩信里,是一张江南水乡的照片,照片里的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充满了诗意,
我看着照片,嘴角露出微笑。苏州平江路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那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还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不知道在那条老街深处,又藏着怎样的华夏文明秘密呢?
我们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前往苏州的旅程。列车缓缓驶出北京站,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未知,但每一次踏上征程,都让我对华夏文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守护华夏文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的使命。无论下一个秘密在哪里,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我们都会带着这份责任和使命,继续前行,继续寻找,继续守护。因为,我们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
到达苏州后,我们直奔平江路。这条老街依偎在平江河畔,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的建筑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河水清澈见底,小船在河里缓缓划过,留下一道道涟漪。我们沿着老街慢慢走着,欣赏着江南水乡的美景,同时也在寻找短信里提到的“秘密”。
在平江路的中段,我们发现了一家不起眼的古籍书店,书店的门楣上挂着一块木质招牌,上面写着“翰墨堂”三个字,字体苍劲有力。我们走进书店,里面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书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籍和字画,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认真地整理着书籍。
“您好,我们是来寻访文物线索的,”我拿出手机,展示着彩信里的照片,“收到消息说,这里藏着一个关于华夏文明的秘密,想向您请教。”
老人抬起头,打量了我们一番,笑着说:“你们终于来了。我等你们很久了。”
“您知道我们会来?”我惊讶地问。
老人点了点头,起身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我叫沈墨卿,是这家书店的第三代主人。这本书是明代的《平江图考》,里面记载着苏州平江路的历史和建筑布局,还有一个关于‘宋代石刻地图’的秘密。据说,这幅石刻地图藏在平江路的一处古井里,上面标注着苏州城的水利系统和防御工事,是宋代工匠们的智慧结晶。”
我们接过《平江图考》,仔细翻阅着,书中
↑返回顶部↑